最新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 励志文章 > 励志人物 > 钱文忠:中国传统教育:我们今天是否还需要?
10
08

钱文忠:中国传统教育:我们今天是否还需要?

  钱文忠:中国传统教育:我们今天是否还需要?

  如何看待传统式教育

  记者:近些年一提起“传统式教育”,就让人想起“家长制”一类的词,中国传统教

  育似乎已经成为“粗暴、专横、压抑”的代名词。真的是这样吗?

  钱文忠:毫无疑问,中国传统教育确实有“粗暴、专横、压抑”的一面,而且情况还

  相当严重。很多人坚信“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并且将之与自己必须履行

  的人生责任结合起来。在尊卑有别、长幼有序的不容置疑的“天经地义”之下,倡导标举

  “首孝悌”、“教者,孝之文也”、“自古忠臣出孝子,没有不是孝子的忠臣”,落实到

  日常教学行为则是“棍棒底下出孝子”,“教者”处于不可挑战的上位,确实相当粗暴、

  专横,对孩子当然是压抑的。过去的私塾、学校门口经常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溺爱

  免送”。我出生在上个世纪60年代,我上学尽管是在“文革”中,“师道尊严”似乎已经

  被批得体无完肤,但是,很多家长还是这样对老师说:“老师,我的孩子就全交给您了。

  有什么不对不好的地方,您该骂就骂、该打就打!您辛苦!”

  这样的教育自然很容易充当专制色彩鲜明的“家长制”的基础,两者形成皮与毛的紧密关

  系,相互鼓荡、支撑保障,传承久远。我上个世纪80年代进入北京大学求学,慕名去听一

  些学贯中西、名闻天下的老先生的课,发现有几位老先生学养深厚,却实在不能说他会讲

  课。他们性格拘谨、表达滞碍,后来拜读他们的回忆录,这才了解到,都是由于在小时候

  经常被老师、家长责罚甚至责打造成的。今天有一些文章,把这些老先生写成口若悬河、

  辩才无碍,我就很疑惑:要么作者根本就是没有亲聆教诲,要么就是遵“为尊者讳”、“

  为夫子讳”的古训。前者姑且不论,后者其实也完全没有这个必要。老一辈学者的学养风

  范自有韵味,我们后生小子是难以企及的。

  记者:许多近现代历史上的伟大人物都是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传统教育方式和内容

  有没有可取之处?

  钱文忠:这正是我要说的另一方面。我们必须承认,问题并不是那么简单。中国传统

  教育也非常强调“诲人不倦”、“循循善诱”、“因材施教”,尤其是在几千年漫长的教

  育实践中,还是摸索出了一套配合孩子成长过程的极其有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看到、

  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就无法解释这个历史事实:传统教育毕竟培养出了众多的仁人志士、

  文人学者。正是他们的德、言、功的“三不朽”,夯实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构成

  了它的主要内容。而这,更是我们民族的文化自信、文化自豪、文化认同、文化凝聚的根

  源。不认识到、不承认这个事实,我们就注定会堕入文化虚无的境地。现在不是没有这个

  苗头和趋势,而其恶果已经开始显现,如果不予以遏制,听之任之,势必使我们发展经济

  的所有努力、代价、成就化为泡影。这是理性的人都无法否认的,更是我们必须警惕的。

  传统教育的利与弊

  记者:一般认为,中国式教育过于严厉,抹杀了个性和思考,不利于人快乐成长。您

  认为是这样吗?

  钱文忠:接着上面我的回答来讲。我们在体认到中国传统教育确实存在这样的严重问

  题的同时,应该认识到:这个问题还真的像您说的那样,只是“一般认为”,如此而已。

  假如没有这四个字在前面,那么,只要对中国历史略有常识的人,大概都不会同意“中国

  式教育过于严厉,抹杀了个性和思考”这样的一概而论。

  在官方明令规定将朱熹整理做注的“四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准教材和出题范围,并

  将科举考试规范为(博客,微博)社会底层人才晋身上升的几乎是唯一的通道之前,情况基本

  不是如此。看看先秦诸子,看看魏晋流采,看看唐风宋韵,我们看到的是什么?难道不是

  激扬发越吗?就是在之后,情况也未必就尽然如此。明清两代,中国传统教育培养出来的

  人才难道还少么?当然,有些人会认为,这些都是“特例”,但是,“特例”恐怕也太多

  了,既然多到如此地步,“特”从何来呢?我们今天大概是求此“特”还不得呢!

  中国传统教育的长短优劣是非常复杂的,绝不能一概而论,而需要同情了解、潜心体

  认、具体研讨、专题发掘。最起码,这种情况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以来,就出现了巨大的改

  变。还是举例子吧。在我的师尊中,北京大学历史系已故周一良教授所属家族的教育观的

  变迁过程就体现了这种改变。安徽至德周氏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是一个重要的大家族,从

  周馥到周学海、周学熙等,再从周暹、周达等到周一良、周珏良、周绍良等,四代之间,

  教育观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良性改变。北京大学哲学系汤一介教授所属家族的教育观也是如

  此。湖北黄梅汤氏是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极具代表性的教育书香世家,从汤霖到汤用彤、汤

  用彬等,再到汤一介等,三代之间,教育观也发生了良性改变。假如说上述两个家族都比

  较早地已经属于中国传统社会的上层,那么,我的恩师季羡林先生的家族就是社会最底层

  的代表,老人家受教育的过程同样说明问题。

  我们千万不要用固态的、简单化的、大而无当的态度和角度去观察、了解、评判中国

  传统教育,这会使我们无视极其珍贵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的传统资源,而这些资源,对

  于任何一个民族而言,都是生死攸关的。

  同样,我们也应该用动态的、多元化的、具体而微的态度和角度去观察、了解、评判西方

  教育。有人说,“西方教育更尊重人格,有助于快乐成长”,这种说法也只能是“一般认

  为”,或许可以这样去概括现在的西方教育的主要特点。但是,传统的西方教育未必是这

  样,甚至基本上就不是这样的。著名的罗马史大家、西方人文世界的翘楚吉本,他的受教

  育的过程就难以符合“尊重人格、快乐成长”的要求。吉本的回忆文字早就被译成中文了

  ,尽可复按。

  记者:您指出中国传统教育有利有弊,能否具体分析一下我们现在应该如何认识并取

  舍?

  钱文忠:在这里,我只能挂一漏万地谈一点个人的浅见,未必成熟,更不敢说一定正

  确。

  教育从进程的角度可以粗略地分成:学生全然受指导的前期教育准备阶段、以传授和

  获取知识为主的师生互动的教育过程阶段、前段教育结束后的自主教育阶段。传统教育方

  式最起码在第一和第三阶段有其独到之处,不仅无可厚非,而且大概无可替代。即便是第

  二阶段,传统教育也还是能够给我们以启迪的。

  传统教育的前期教育准备阶段主要使用《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这“三

  百千”还有《孝经》作为教材,清朝中期以后加入了《弟子规》。教育的着重点在明确学

  习的必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重点教授待人接物、为人处世的“规矩”,在向孩子

  传授“树人”、“立人”的最高标准(比如仁义道德、礼义廉耻等)的同时,落实做人的

  底线即最低标准,比如《三字经》、《弟子规》都提到的“首孝悌”,强调“读书百遍,

  其义自见”的记诵功夫。一句话,让孩子从小明白:应该做什么、追求什么,不应该或绝

  对不能做什么、追求什么。

  传统教育的第二阶段是以四书五经及相关考试技巧为主题内容的。从现代知识角度看,当

  然是远远不够的,比如基本没有自然科学的内容等等。但是,传统教育这一阶段的安排也

  是有深意的。举例来说,读四书的顺序就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并不是我们今天很多人以为

  的以《论语》、《孟子》、《大学》、《中庸》为先后顺序的。朱熹说:“先读《大学》

  ,以定其规模;次读《论语》,以定其根本;次读《孟子》,以观其发越;次读《中庸》

  ,以求古人之微妙处。”更何况,在这个过程中,“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

  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

  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

  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

  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大学》语)这样的观念怎么能

  够说是会过时的呢?

  到了传统大学的第三阶段,知识应该用于何处,学人应该有何担当,早已经明确。独

  立学习的能力和习惯早已养成。所以,我们可以看到,传统中国很多读书人正是在完成科

  举考试(当然绝大部分人是心灰意冷、绝意考棚)以后,马上丢弃了八股文这块“敲门砖

  ”,转入按照自己兴趣的自由学习的过程中,从而取得了成就。

  千万请注意,我们绝对不应该否认中国传统教育是有严重问题和缺失的,只不过,这

  里在谈它的“可取之处”。只要我们全面地、理性地去看,传统教育方式和内容实在还是

  有可取之处的。

  教育不能迎合某些似是而非的说法

  记者:近年常有“狼爸”、“虎妈”的教育成功范例。有专家认为,在孩子自制能力

  差的情况下,适当的体罚和严管是应该的。

  钱文忠:在我看来,这个问题的普遍提出,可能是由于今天我们没有认真思考到底什

  么是教育。我们在不断让步,为自己找理由,为孩子们开脱。我想说,教育不是这样,也

  不应该是这样。

  千万不要忘记,在今天的中国内地,接受教育的主体早已经是独生子女了。究竟怎么

  理解独生子女?请别忘记了,我们过去所有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都是针对有

  兄弟姐妹的孩子的;别忘了,接受教育的对象的主体已经是人类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

  新群体了。应该坦然承认:我们在教育这些孩子时,已经显得没有办法。千万不要以为他

  们和我们是一样的,他们和我们不一样,甚至可能完全不一样。

  我们今天讲快乐教育,讲我们的童年很快乐。可是,我们的童年快乐吗?至少我一点

  都不快乐。回忆一般都是虚幻的、快乐的,我们谁不是一路考试拼上来的?我们小时候也

  有那么多作业,我们小时候还吃不饱饭,有时候还被老师揍两下。

  凭什么教育要是快乐的?我实在想不通。教育怎么会一定是快乐的?教育一定有痛苦

  的成分,这是不言而喻的。现在,我们对孩子的教育大多是鼓励。那么,惩戒呢?教育可

  以没有惩戒手段吗?单凭鼓励就可以完成教育了?我不相信。现在的孩子骂不得、说不得

  、批评不得,一点挫折就接受不了。小时候,我的老师惩戒过我,但我们的师生感情一直

  到今天都很好。

  我们讲跟国际接轨,究竟接什么轨了?我是在欧洲留学的,我们常讲欧洲的教育怎么怎么

  好。好啊,大家可以去看看英国的好学校规矩严到什么地步。今天还有这样的国家,在中

  小学教室后面墙上悬着一把戒尺:据说,孩子表现不好,历经劝说无效,按规定最多打三

  下。只许打手心,不许打手背,必须两个老师在场的时候才允许执行。当然,还有其他的

  极其严格的相关法律规定和限制。

  但是,我们今天一些人的教育思路是对孩子不停地让步,我觉得教育不能再一味让步

  ,我们对孩子要真负责任,不能迎合一些似是而非的说法。我赞成对孩子要严格。孩子毕

  竟不是成年人,孩子还必须管教、必须惩戒,必须让孩子知道教育绝不仅仅是快乐,学习

  绝不仅仅是快乐。当一个孩子真的意识到学习是快乐的时候,那么,这个孩子很可能要真

  正成才了。如果一个人能够在学习中感到快乐,那就很可能成为了不起的人才。绝大多数

  人是不会的,绝大多数人是不得不学,是为了某种目的去学。

  我们要告诉孩子,犯了错误要付出代价。如果在全社会形成对孩子让步的氛围,这样

  教育出来的孩子恐怕是接不住中国未来发展的重担的。而现在,孩子进一步,社会让一步

  ;孩子进一步,老师让一步;孩子进一步,家长让一步。这样的教育怎么行?

  我们现在都说鼓励孩子的自信心,赞扬他,让他有自信,这是对的,但是不能过度。

  在一片赞扬声中成长起来的孩子将来到社会,他面临的反差足以把他摧毁。我们应该告诉

  孩子,这个社会是残酷的,要准备受到很多委屈。

  如果我的孩子确实犯了错而受到老师惩戒,我会感谢老师。我相信,大多数老师是有

  大爱的。我希望老师一手拿着赞扬的胡萝卜,一手还得拿着惩戒的小棒子。家长也一样。

  我非常羡慕我父母,他们敢骂孩子、揍孩子,但是我依然深深地爱他们。今天的孩子打不

  得、说不得,哪怕是一个眼神,没准明天就发生什么意想不到的事情了。

  当然,我坚决反对无故、无节制的体罚。而且,我坚决认为,必须出台相关的法律法

  规。

  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恐怕未必应该全然简单地按照社会的发展而发展。在某种程

  度上,“教育”是应该有自己的体系的。是社会在教育“教育”,还是“教育”在教育社

  会?当然应该是后者,而现在是社会在教育“教育”。这样,“教育”的本体性就不存在

  了,“教育”最基本的价值理念就不存在了。我们这个民族原来给“教育”赋予那么高的

  地位和价值,在今天都已经被打乱了。

  我们这个社会最后一道防线是教育。我们不要轻易让步,我们也不要轻易向我们的孩

  子让步,也不要轻易向家长让步。我们这个社会要赋予校长、老师更大的权利、更高的荣

  誉、更好的待遇。当然,也应该赋予他们更大的责任,向他们提出更高的要求。

  许多人认为,所有问题都有解决办法。但我要说,并不尽然。有些问题一旦发生并且

  听任其发展,那么将永远无法解决。举一个例子:一个人得了癌症,如果发现得早、医生

  水平过关、认真负责治疗方法正确、药物有效,那么,也许还能够解决;如果发现了不去

  治疗,或者治疗办法不对,用药又错,到了晚期,还能够解决吗?更不敢想,这个癌症还

  发生在关键部位呢?

  记者:您在《教育的挑战》序里说:“教育需要一场全民启蒙运动”,为什么这么说?

  钱文忠: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特别是经济领域物质财富的增

  加,可谓举世瞩目。然而,天下没有不需要代价的成功。

  展开报刊、点开网络、打开电视,我们还能忽略公众对教育的忧虑吗?

  举几个值得思考的教育事件吧,都是近期发生的:

  一个是一位家长在网上晒出了儿子的语文试卷,在回答“如果你是孔融,你会让梨吗

  ”时,孩子答“不会”,结果当然是一道红色的大叉。家长问道:“这就是中国的教育吗

  ?”评论蜂拥而至,几乎都是支持这个孩子说出内心真实想法的。

  一个是湖北京山某个中学,学生为了抗议学校的某些收费,竟然以集体焚书的方式表

  达自己的心情。

  当今教育面临的问题,怎么办?怎么改?

  我是高度认同教育的本质是让人们生活更美好的,教育应该首先让孩子们学会做人、

  学会对自己负责。现在,教育过多地关注了所谓知识,过于现实,甚至势利,在这种教育

  环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如何能够体认教育的本质呢?所以,我认为教育需要一场全民启蒙

  。本文由励志大学www.lzdaxue.com整理提供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励志大学将对私自转载者追究法律责任www.lzdaxue.com
  • 推荐:钱文忠解读弟子规读后感
  • 推荐:钱文忠经典语录语句
  • 推荐:钱文忠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_中国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文标题: 钱文忠:中国传统教育:我们今天是否还需要?
    本文地址: http://www.lzdaxue.com/lizhirenwu/38146.html

    励志人物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