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 励志文章 > 励志文章 > 走过阴霾
11
12

走过阴霾

  走过阴霾
  
  只要悲痛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生活便都是可以好好珍惜的。
  
  这是一次把整个家庭的命运悲欢扛在自己脆弱肩膀上的苦行,或许我一辈子都承载不起。
  
  妈妈在父亲眼里的“无能”,不仅仅体现在妈妈差劲的劳动能力上,更多的是妈妈一连生下三个女儿后却不能给父亲一个男孩,所以,父亲除了常常酗酒后痛打妈妈外便是叹气。
  
  1980年的春天,母亲再次怀孕,那就是我,我是个男孩。我的出生使这个一直乌云笼罩的家看到了阳光,父亲把所有爱怜的目光倾注到我身上,我却最终让他绝望了。
  
  我不能走路。两岁那年,刚蹒跚学着走路的时候,就患了小儿麻痹症。医生说,我的病,永远也治不好。妈妈却从不把我当作没有希望的孩子。
  
  在医院里度过我的童年后,母亲把我送到了学校,在许多人甚至父亲看来,母亲送我读书只不过是为了满足一个孩子对课堂向往的心愿,为了我成长得不孤单。
  
  我是个没有将来的孩子,或者说,我的将来早就已经被人预料到了。
  
  12岁,我开始上初中寄宿。我对生活艰难的体味,便是从这里开始的。
  
  村里几乎所有的孩子,读完初中就不再有机会上学。中考前两个月,一所著名的省重点中学第一次来到我们这个闭塞的初中选拔学生,在预选考试中,我脱颖而出。(励志文章 www.lzdaxue.com)5月,我收到省重点中学复试通知,母亲花了一个月的时间,瞒着父亲从拮据的生活开支中省下20块钱,在学校最后一天期限中把钱送到我的手上,让我缴了考试报名费,我终于在学校的安排下前往省重点中学参加考试。
  
  躁动来临之前总是没有预兆的。
  
  在乡政府的大事公布栏上,有一天赫然出现了我的名字,下面是乡长的署名。在省重点中学录取名单上,我是两个当中的一个。那一天,赶集的人出人意料地早早回来,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村子。
  
  通知书传到我手里的时候,父亲的心情是非常矛盾的,按父亲早设定好的计划,我初中毕业就去镇上的一家维修店里学习修理钟表和电器,师傅早就找好了。而今,省重点中学的录取通知书不期而至,完全打乱了父亲的计划。
  
  第二天,我听母亲说,乡里的大户想让自己的儿子去上学,找到父亲说出2000块钱买我的录取通知书。父亲最终拒绝了他。
  
  在前往学校的车上,我的心沉重起来,这难免是为我走进苦难生活设计的另外一个更加悲苦的圈套。这一次启程,我完全是把整个家庭的命运悲欢扛在自己脆弱肩膀上的一次苦行,或许我承载不起,一辈子都承载不起!
  
  父亲说,别看这稻田里现在是满目疮痍,因为它刚刚收割过,明年你回来的时候,肯定又是金黄黄的一片。
  
  父亲把我安顿好后,留给我150块钱做生活费,回家前多次叮嘱我,只要不饿肚子,就要好好学习。
  
  贫穷的尴尬从我进入这所重点中学的第一天就开始上演。
  
  从小我是一个见肥肉就恶心的人,两个月后的一次回家,妈妈买回两斤肉,我却挑着肥肉狼吞虎咽。我这个粗心的动作,让全家人都没有向盛肉的盘子里动筷子。
  
  父亲去温州打工是在我返回学校后的第三天。一个月后我接到从温州寄到学校的200块钱,在简短的信中,父亲告诉我,他现在在工地上帮人家建房子,一天可以赚到20块钱,就是工作辛苦,早上6点钟开始工作,晚上9点才下班,睡在工地上。父亲说他要干到1999年,他刚好50岁。这一年,我高中毕业,假如像他期待的那样,我刚好考上大学。
  
  回到学校,面对即将来临的高考,我感到从来没有过的恐惧。每天繁重的学习后,晚上睡觉便是噩梦连连,我经常梦见我高考落榜,周围都是要把我吞噬掉的嘲笑。
  
  没想到,这一切,随着高考的结束,都变成了残酷的现实。父亲把他亲手建的房子以低廉的价格卖给别人,把所有的家什装满卡车,连夜携儿带女离开了他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村子。一路上犬吠起伏,我满脸是泪水,是悔恨的泪水,愧疚的泪水。我心里一再责问自己:为什么就这样不争气?为什么这样不安分?这样不听父亲的话?我怎么没有想到,作为生活中被别人定义死了的丑角,扮演这个角色虽然要付出沉重的代价,但是拒绝扮演却要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啊,这种代价,即使我赔上一生,又怎么能够偿付得起!
  
  我们住在奶奶为我们一家人腾出的一间没有玻璃、四处漏雨的房子里,我把两箱子书藏在床底下,绝口不提上学的事。曾经的执拗,想起来就觉得是一件多么荒唐而痛心的事,我决心不再抗争,屈服于命运。
  
  那一年的雨特别多,家里经常被雨水清洗,因为这样我才打算把藏在床底下的两箱书作为废纸卖掉的。在等待中终于有人上门,当我正要做成这笔买卖的时候,父亲从地里回来,冲过来便给了我一记响亮的巴掌,父亲近乎咆哮地怒吼:你真是个孬种,你以为开弓还有回头箭吗?我愣住了,蹲在地上半晌才回过神来,眼里噙满了自责和感激的泪水。
  
  “双抢”过后,我把书从床底下拖了出来,父亲把书小心地捆到自行车上,送我去县城。路过我们还没有播种的稻田,一直沉默的父亲突然说,你别看这稻田里现在是满目疮痍,因为它刚刚收割过,明年你回来的时候,肯定又是金黄黄的一片。
  
  梁晓声说,只要悲痛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生活便都是可以好好珍惜的。
  
  补习的日子是清苦而压抑的,让我感到温暖的是,在家里如此困窘的状况下,父亲母亲再次给了我改变命运的机会。
  
  新的千年到来了,在父亲说的那个收获的季节里,我终于等到了大学录取通知书。没有想到的是,这竟是命运在我人生中设计的又一个陷阱,一个天大的陷阱!
  
  在许多去上学的人中,为了省下长途车费,我是唯一一个拄着拐杖拖着简单的行李登上火车的。火车到站,我以为我苦行僧的日子也会随之结束,我以为我的前面已是春天,激动得在心里一直笑。但是我忘记了,我一出生就是一个弱者,是个丑角,既然是弱者和丑角,被拒绝就不需要理由。
  
  在这所培养人民教师,以育人为已任的师范大学,从我一出现,老师就把我当作一个麻烦的学生,更可笑的是负责招生的老师居然说没有看清楚我的档案,说录取我是个不小心的误会,把我从这个系踢到那个系,最后干脆不闻不问,任我哀求哭泣。
  
  三个月的时间,再长的悲剧也会演完,我本来就是为了拒绝扮演丑角才来到这里的,我不能在自己付出了代价后依然把丑角扮演下去,我不甘心自己在经过了漫长坎坷的跋涉后又回到起点,我必须逃离。
  
  当录取通知书换成一张退学书后,我的心完全乱了、碎了。
  
  绝望却往往和希望同时出现。当我决定准备第三次参加高考的时候,我忽然觉得自己又像一个斗士,一个遍体鳞伤但只要有时间伤口就会愈合的斗士。
  
  把大部分学费寄回家后,我买了前往长沙的火车票,在一个在当地大学读书的同学那里落了脚。几个月的时间里,我体会到奋斗和孤独,也感受着友谊的温暖和珍贵。
  
  没有想到的是,在那个我一直以为是我人生跳板的学校,从我回去的那一天开始,又让我回归丑角的角色,那是再次把自己的心灵扭曲,让人不屑,让人当作笑料的丑角。
  
  记不清失眠了多少次,心被寒夜的风冻死了,我多么渴望7月的骄阳把心中厚厚的冰层释开。
  
  梁晓声说,只要悲痛不是一个接着一个,生活便都是可以好好珍惜的。
  
  戏剧性的高潮都是在观众撕心裂肺之后,这往往也是丑角走出别人为他设定的舞台之时。当我再次考上大学被拒绝的时候,一切的泄气、一切的羸弱、一切的悲苦在心里已经完全不存在了,丑角扮演到了尽头是生活的勇士,就是人生的强者,我坚信!
  
  这一年的秋天,许多长沙人都记得,那个来自偏远农村的残疾青年独自在长沙为上大学奔走呼喊的面孔;许多人记得,当时作为一省之长的湖南省长张云川为他深情作批示圆他大学梦的感人一幕。
  
  2001年9月28日,我亲自到大学拿到录取通知书,然后坐上了回家的火车,这是我逃离大学后第一次回家。我本来想让这个日子来得平静些,但是回到家后,看到已经满头白发的父母亲,我双腿不听使唤地跪下了,父亲跌坐在门槛上,我和母亲相拥而泣。在五十多岁的父亲母亲一个砖块、一根木头把房子垒起后,家里背了一身的债。晚上,父亲把整个家底告诉我的时候,黯然泪流。父亲说,这债,他这一生恐怕也还不起了。我看着哭得像个孩子一样的父亲,第一次没有流泪。我忘记了我是怎么安尉父亲的,这在当时几乎所有的人听起来会当作一个小孩子说他长大可以背起一座大山一样的笑话,在我接下来的四年大学中,我跟15岁就出去打工的弟弟却真真实实地做到了。
  
  走进大学,恍若隔世,贫穷依然犹如影子,似乎永远也摆脱不了。在高消费的大学里,无数次我在昂贵的学费和生活费中仓皇逃遁。直到我满21岁的前一天,我的一篇文章在北京一家著名的杂志上发表,主编亲自给我写来一封热情洋溢的信,阳光才渐渐地眷顾我长久阴霾的脸,我笑了又哭了。
  
  25岁的生命中,需要记住的许多日子我大多没有记住,其中包括我的生日。但是2005年8月8日,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我带着大学期间发表的近三十万字的作品来到一家省级媒体,领导在看了我的简历和作品后,第二天就给了我录用的答复。
  
  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顺利,但是,看了我的故事的读者会知道,那都是在经历了漫长的暴风雨之后的故事!

  做痛苦的人,不做快乐的猪
  
  记不清楚是什么时候读过《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了,也记不清楚它的具体内容了。但是最近总是有一幅这样的图画萦绕在我脑海:一群依衫褴褛、身体孱弱的纤夫拉着粗大的纤绳,躬着背、弯着腰,艰难且坚强地前进。
  
  这是一幅挂在市人才市场正面影壁上的一幅画,名字就叫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起初,它并没有引起我的注意,只不过是一幅画罢了。由于工作的关系,经常去人才市场办事,随着出入人才市场次数的增多、阅历的增长和工作压力的加大,这幅画越加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我似乎明白了这幅挂在这里的画的含义,它应该不是随意之作,而是有意为之。它似乎在昭示着我们的职场状态,一种背负各种压力,负重前进的状态!
  
  仔细品位,我越加发现它是那么的亲切,那么的切合我们的现状,我们的职场状态与伏尔加河上的纤夫何其的相似,只不过是形式不同,程度差异而已。纤夫们肩上背的是有形的绳索,拉的是沙俄贵族的奢侈享乐,挣的是活命钱;而我们职场中人肩上背负的是无数根无形的绳索,拉的是极端现实的生活和无限增长的需求和欲望带给我们的巨大的压力,为的是使自己的职场之路走的更好,拥有更高的职位,更大程度地释放自己的潜能,获得更多的认可和自我实现。
  
  为了在经济迅速增长、科技日新月异、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谋得一个生存和发展的职场空间,我们不得不每天从睡眼惺忪中强制自己准时醒来,匆匆进食,匆匆赶车,匆匆进入工作状态。快速的经济增长和巨大的竞争压力容不得我们有半点迟疑,不进则退的感觉越来越真实,匀速前进可能都已经跟不上时代的脚步,我们必须以加速度前进了!
  
  为了使自己不要落后于时代,不要被竞争所击倒,不要明天醒来没了工作,我们忙完了工作,忙生活,忙完了生活,忙学习,忙充电。这样快节奏、高速度的工作状态使我们有点迷失自己,有点不知所措,神经紧绷,随时都会崩溃的感觉。
  
  我们好像整天生活在云雾里,越来越看不懂自己,我们几乎是被推着望前走,几乎没有什么时间是属于自己的,除了睡觉的时间没有被剥夺。(励志文章 www.lzdaxue.com)我们就像是被上紧了发条的时钟,永不停息地摆动,摆动,摆累了,就倒下来,然后继续摆动。
  
  无奈的是我们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不得不积极地去适应快速变化的市场与环境。我们不敢放松自己,就怕一撒手就没了明天,因为我们实在不知道我们的明天会是什么,我们要死死的抓住今天,抓住现在。
  
  我们不得不亲手给自己带上一道道无形的枷锁,给自己施加压力,逼着自己负重前进。
  
  这是一个讲实力和能力的时代,今天的努力决定了明天的生活,今天的准备是为了明天的机会。竞争是残酷的,能力的高低决定了我们的实力,实力决定价值,价值决定未来。一纸文凭定终身的时代已经是上个世纪的事情了,文凭也像牛奶一样被贴上了保质期的标签,具有了保质期。本科生已经早就不敢坐享其成了,坐享其成的结果就是坐以待毙,越来越多的硕士生、博士生、MBA来到了我们的身边,和我们抢夺职位、抢夺薪水!
  
  经济水平提高了,物产丰富了,可供我们消费的产品、技术、服务多得我们都来不及搞清楚,薪水增长了,可供支配的资金却越来越少了。为了获得更好的地位、更好的生活,我们没有选择,我们必须挣扎!
  
  这就是我们的生存状态,纤夫般的生存状态。为了在竞争的社会获得自己的一席之地,获得更好的发现,能够不断地实现自我,我们不得不在承受巨大的工作生活压力的同时,继续承受学习的压力,继续捧起课本,走进教室,拿文凭、拿学位,拿证书,学知识,学技能,为了在竞争的夹缝中生存,我们不能不给自己套上了这些枷锁,这就是生活,知识经济时代的生活!
  
  总要人问人为什么活得这么累?为什么啊?我想用黄宏生的一句格言回答这个问题并结束本文:“人有两种,一种是快乐的猪,一种是痛苦的人,我愿意做痛苦的人!”
  
  像伏尔加河上的纤夫那样!

  现在问自己,你该坚持些什么?
  
  有一天上网,收到这样一份短消息,标题是:“现实中,我们该怎样权衡放弃与坚持?”
  
  正文是这样的:“老师,在我看得许多有关励志方面的书中,有些里面提到要学会坚持,而且举了很多因为坚持最后取得成功人。而在一些书中,里面也会告诉你要学会放弃,学会转身另辟蹊径,然后重新寻找适合你的道路。可在现实中,我们身处其中,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很难分辨我们到底是该继续坚持还是重新回到起点,做出新的选择。在此,还请老师帮助指点迷津。”
  
  看到这份留言,我也深有感触,毕竟这也是很多人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我想更详尽地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谈一下。
  
  人的一生当中要面临很多选择,这并不是问题,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而变得成熟。问题是正如文中这位朋友所言,到底什么选择才是对的,什么才是错的;哪些是应该放弃的,而哪些又是应该坚持的?
  
  励志方面的书籍,大家并不陌生。他给了普通人一个伟大的梦想,并告诉你,在遇到难时,一定要坚持。同时书中还会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案例告诉你:他们都是通过坚持,最终达到了成功的彼岸。
  
  现在回到现实,我们身处其中,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到底是该坚持还是放弃?我想,这无非要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我们为什么坚持?
  
  目标是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源自内心的最原始的驱动力。有了目标,我们才不会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唐僧能够坚持不懈19年,行程5万余里而不放弃,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普渡众生,把佛教发扬光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生活的激情全部来自于目标的追求:有的人是为了成就事业而坚持,在商场上忘我地打拼;也有的人是为了让女儿上学能够背上一个新书包,起早贪黑卖茶叶蛋。不管目标是什么,也不管目标的大小,但只要目标存在,就足以在很大程度上支撑我们前行。
  
  对于大多数在校学生而言,也同样要问一下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很多人迷茫、困惑、没有动力,到了职场上依然是这种状态,其根源便在于目标的缺失。而目标,则是支撑我们前行的最高信仰。
  
  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有这样一篇调查似乎也说明了什么: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穿越玉米地。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又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故事到此完结,具体到底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因为我看到的时候就是不具名的,不知道是何人所写。不过,在这里,我们的确看到了人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将这个规划细细拆分,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发呆。而对于那些还在困惑、迷茫、郁闷、无聊中虚度光阴的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呢?
  
  如果是我们生命中追求的东西,我们无疑要坚持。而对于那些无所谓的东西来说,过度坚持,则会更多地浪费我们的时间。所以,把精力花在你认为该做的、值得做的事情上,才更有意义。如果方向本身就是错的,一味坚持,只会把我们推向深渊。
  
  第二,我们凭什么坚持?
  
  一旦遇到困难坚持不下去,我们常常会听到来自亲朋好友的劝慰,“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
  
  对于坚持,我同样深信不疑。因为坚持的过程,是对我们毅力的一种考验,也是我们成功的必经历程。“磨杵成针”的典故,更是说明了这样一种道理。我们都渴望“平步青云”,但那种几率,还不如买彩票中500万更为现实。
  
  回头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个典故:“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之所以能够磨成“针”,是因为“功夫深”。这个道理,世人皆知。但大家却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前提,那就是“铁杵”。要想磨成针,只有“功夫深”是不够的,还需要“料”——铁杵。如果是一根木棍,到最后只能磨成一根棒槌。所以,在强调“坚持”的重要性的时候,我们还要问一句自己:“我到底是不是这块料?”如果不是这块“料”,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你到底是哪块料?如果放对了地方,木头也会有他不可替代的作用;否则,钻石也可能一文不值。
  
  那么,决定“料”的性质的因素又是什么呢?主要有两个:一是性格,二是优势。
  
  首先来看性格。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顾问罗杰安德生有一个惊人的发现:98%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相反,失败者们则总是想在自己性格不适宜的领域获得成功。上帝是公平的,他对每一个人都寄予了厚望,他给了别人那样的天性,就一定会给你这样的天性,他让别人在这个领域成功,就一定会让你在那个领域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种性格都有其擅长的职业,有的人擅长这一行,有的人擅长那一行。无论是哪一种性格,你都应该接受它,并按照这一性格去寻找适合的职业。然而,遗憾的是,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的性格格格不入的职业。
  
  性格无好坏优劣,只有合适与否。如果找对职业,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本人一直信奉一个观点:天下无不可用之人,关键是用在什么地方。这种用人观念,在一些优秀的外企,比如IBM,应用得非常成功,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也异常地高。而国内的企业,在这方面则连是起码的认识都不具备。他们更多地相信“磨杵成针”,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会取得成功。由此造成本土企业效率低下、员工积极性不高,根源之一也就在这里。
  
  所以,一定要认清楚自己的性格是哪种类型。有人向我求助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时,我通常第一步就是要看看他们的性格类型。在这里给大家推荐我在第一职场论坛常用的《DISC性格测评》,一是因为这个工具比较实用,分析起来相对简单,容易掌握;二是因为大多数的世界500强都在使用这个工具进行人才测评。许多想进世界500强的朋友们,一定要想清楚应聘的职位是否与性格相吻合。这样录用的可能性也会更高一些。同时这也为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定要认识自我,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其次看优势。
  
  盖洛普将其称为“才干”。而中国人更习惯将其称为天赋。我们常常会发现,做同样一件事,有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轻而易举地完成,而且相当优秀;而有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则仍然不能达到要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在于后者不努力,而在于后者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如果你从事的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你的天赋,那么,你极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成功率。同样,中国与此相反却非常盛行的则是“木桶理论”:更强调补短的重要性,而忘记了长处的发挥。
  
  不是说补短不重要。相比较而言,补短能够使我们达到“及格”,而发挥优势则能使我们达到“优秀”。在现实工作中,“及格”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一个起码要求,让我们不被淘汰;而“优秀”则会为我们的事业成功贡献更多的砝码。
  
  奥托·瓦拉赫是19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老师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在绘画艺术上是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同学,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质,建议他试学化学。于是,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在同学当中,这位在文学和绘画艺术上的不可造就之才竟然成为公认的在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找准属于自己的道路,踏踏实实干适合自己的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就是奥托·瓦拉赫给我们的启示。如果你看不到自己的优势,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是你今生最大的缺憾。
  
  自尊和自信来源于对自己优势的确认,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确认自己的优势是人的“精神生长点”。你必须独具慧眼,善于发现自我,把握你的这一最重要的“精神生长点”。
  
  切记:即使是智商很低的人也有自己的天赋。在中国,有一位无师自通的指挥天才——舟舟。这位重型先天愚患者,500万分之一的发病概率,却在音乐指挥方面取得了常人难以想像的成绩,这足以说明天赋的重要性。
  
  所以,对于坚持还是放弃,我的观点是:如果你所做的事符合自己的目标,并且符合自己的性格、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困难对你而言只是暂时的,坚持下去,你会取得比普通人更大的成功。
  
  如果目标本身不符合自己的性格,也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建议你放弃,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目标、性格、优势三者吻合,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标,那就做你适合的,同样会获得成功。

  1. 立刻,马上,坚持,不放弃
  2. 我想告诉你坚持的秘诀
  3. 坚持的力量
  4. 坚持就是相信梦想和奇迹作
  5. 坚持,有时就意味着成绩
  6. 我们失败,只是因为我们不再坚持
  7. 羊皮卷之三: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8. 坚持就是胜利
  9.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10. 坚持的名言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励志大学将对私自转载者追究法律责任www.lzdaxue.com
主题推荐:
走过阴霾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文标题: 走过阴霾
本文地址: http://www.lzdaxue.com/lizhiwenzhang/19297.html

励志文章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