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 励志文章 > 励志演讲 > 励志演讲:孩子,我宁愿相信你大器晚成
11
12

励志演讲:孩子,我宁愿相信你大器晚成

  励志演讲:孩子,我宁愿相信你大器晚成
  
  杨老师,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几位家长朋友一定是分别代表不同的层次,我大概是代表那些比较落后,但正在进步的孩子家长讲几句话,所以我的讲话的前半部分可能更像是检讨。
  
  我和孩子的妈妈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也付出很多,但这不是个愉快的过程。
  
  我是个教育工作者,有满脑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所以开始我力图对孩子的学习不干预,抱定多观察,多鼓励,多引导的原则,坚持不在外边报班,相信自己的教育。结果,我看到孩子磨磨蹭蹭,经常大脑像断了线一样,长时间的愣神,作业常常耗到十到十一点。
  
  于是,终于放弃原先的理念,开始陪学、辅导,从那以后,家里就充斥了呵斥、不满和哭泣。
  
  我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做老师的都知道,不怕你笨,就怕你缺意志力,不怕你学不会,就怕你没有一个紧凑、自我管理的好习惯。失败的情绪容易转化为暴躁,黔驴技穷时我也打孩子,有时下手很重。每当打过孩子,尤其是下手比较狠的时候,心情坏到极点,看到孩子蜷缩在角落,十分无助,默默哭泣的时候,每到看到这个平时那么漂亮可爱的孩子,而他无论在体力和智力都远远不能跟我对抗,仅仅因为学习,就要承受心理和肉体的摧残,而这个他是自己的宝贝,自己的唯一,此时怜惜、悔恨、心疼,难以明说。直到现在,每当回想当年,看自己当年写的文章,还是感觉很对不起孩子,我的孩子也常看我的文章,他知道爸爸的后悔是真的。
  
  爸爸对得起他的就是爸爸的坚持,永不放弃的坚韧。
  
  比如在孩子小的时候,最需要打一个古典文化的底子的时候,我连续两年的寒暑假,哪里也不去,陪孩子背论语,背三字经,背千字文,他背我也背,当时没有看到什么效果,现在孩子再看电视时,特别爱看文化类节目,看到经典内容有一种亲切,有一种自豪,我知道,当年的功夫起了作用。去年带他和朋友的几个孩子一起去旅游,别的孩子爱去游乐场,我的孩子喜欢跟我欣赏名园,能安静的喝茶,默默的欣赏苏州评弹,去伍子胥死难的胥门,他有凭吊的忧伤。这些细微的变化,别人不可能注意到,每当此时,我都为孩子身上有了些文化的影子而欣慰,仿佛也是一种收获。
  
  孩子二年级时候,开始写作文,写作文特别吃力,一憋就是半天,过上半小时去看看,本子上也写不了一行字,怎么办呢?每到他有作文的作业,我都如临大敌地紧张。后来在写作文之前,我先给孩子聊,确定作文的素材,听他聊活动的经历,感兴趣的场景,往往绘声绘色,充满童趣,有时对某个细节的关注,出乎大人的预料,往往又让我欣喜快慰。我告诉孩子,你说的话就是很妙的一篇作文。结果,想不到的是,写出来还是干巴巴,寥寥几行,我意识到孩子的语言能力和书写能力,没有协调发展,说话的时候好歹有我的目光我的问话给他鼓励和引导,当他独立写作时,书写的速度赶不上语言的流动,等写到那里时,已经忘了刚才想的什么了。如果学校进行的是说作文,而不是写作文,他的作文一定是出色的,但是,我们怎么能改变学校的传统呢?后来实在没有办法,再给孩子聊的时候,我用铅笔悄悄的记录,由于匆匆记录,书写潦草,孩子看不懂,我再用正楷字重新誊写,写完读给孩子听的时候,孩子十分兴奋,根本就想不到,他能构思出这么好的文章。告诉孩子这就是你的作文,完全是自己的创造,一字不落的抄下来,交给老师一定会让老师满意的。如我所料想的一样,课堂作文评点时,破天荒的被老师在全班范读,直到放学回家孩子的兴奋劲都没有消退。这样坚持了一年,他的作文一直保持了很高的范读率,后来即使我不再干预,也没有明显的退步。
  
  在遇到老师规定的题目,他感到无处下笔时,我会搬着我的手提电脑坐在他的旁边,约定他用钢笔在本子上写,我用键盘在电脑上写,然后互相交换阅读,看能否有启发。我的有几篇能拿得出去的散文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成的。
  
  我的孩子现在虽然在写作上比很多更优秀的孩子比并不见得有优势,但毕竟不再怕写作文,前几天在写一篇关于鲁迅的文章时,虽然只要求写六百字,他居然洋洋洒洒千余言,直到没有地方可写,成就感溢于言表,反复问:“爸爸,你觉得能比得上你的文章了吗?至少能跟你这么大的时候比了吧?”
  
  对孩子的写作的辅导,已经取得的效果,让我认识到,孩子未必是很差,他只是跟别人不同?可是我没有更多的时间教育,他也没有更多的时间接受适合他的教育,难道不是我们这个成人世界对不起他吗?
  
  在千万个不如意中,能使我稍感欣慰的是,我与孩子的交流没有太大的障碍,我们可以一起散步,他入睡前,如果我有时间,能坐在他的床边说会话,他甚至跟我们两口子一样有了喝茶的爱好,周末一家人,摆上功夫茶,漫不经心的闲聊也是我们交流的方式。
  
  虽然呵斥还是有,但更多的还是提醒,当说话不爱听的时候,我就写了放在他的书包边。放假时,写张小条提醒制定他学习和娱乐的计划;当跟同学、老师有冲突时,请他问问自己,为什么是我,怎么总是我?当他认为别人在践踏他的自尊的时候,我告诉他:“尊严,是自己用行动长期树立的,不是哭着叫着给别人要的”。当在玻璃板下的座右铭堆成堆,他已经熟视无睹时,我写信、我写文章,也会就听来的新闻,看到的报纸有意思的信息,彼此深度交换看法,有时他的见解也会高于我的认识,这样就能形成我对他欣赏的文章,我的博客上就有这样的篇目。孩子能看的进去我的文章,爸爸会写文章也算是他的一点小骄傲,这恐怕不是因为爸爸写得多好,也不是爸爸讲了多少道理,而是里面不仅有我对他的失望和无奈,也有孩子带给我的快乐以及我对他的真正的赏识。
  
  近来,我切实感觉到孩子真正需要的不是道理,很多事情,不是他不想去做,是他约束不了自己,不是不想做好,而是欠账太多,没有能力赶上,他需要的是具体的帮助。关于作业,我们从小就要求,注意整齐、洁净,要求多少年,他不洁净不整齐多少年,是因为听的时候知道,做的时候忘记;要求务必把老师指出的错误及时改正,又能做到几回呢?是因为其实要么课上没听懂,要么没有好好听,总之没有能力改,做了多少年无效的作业!于是这个学期我改变了策略,从每天的作业抓起。他的数学、物理作业,他做完后,我一定要重新做一遍,给他一一指正,什么地方应该加细节,什么地方应该完善步骤给他圈注出来;讲给他听,让他重做,重做的结果是,第二天的课堂讲评,他反应比别人快,经常获得代替老师给别人讲的机会,这对他又是巩固的机会,他也从这里收获快乐。半个学期以来,我几乎没有一天耽误,一直坚持着,即便是有非去不可的应酬,我也要让孩子把作业放到桌子上,先睡觉,我回去再批改,让他次日早起再订正。
  
  现在孩子有了些进步,我在意的不是名次的变化,而是他有了坚定的追求。
  
  地理、生物结业考试,我告诉他要考到B等,才能有升高中的机会,孩子想了一会说:“爸爸,我不能把目标定为B,那样有考到C的危险,把目标定为A,努上力,最坏也是个B”。作为孩子的爸爸,经过了这样的一些艰难历程,还有比听到这样的表述更高兴的吗?
  
  我急切地给杨老师发短信,表达我的喜悦。一直以来,我都非常真诚的感谢杨老师,是她一直在忍受、在鼓励、在不放弃他。于是我在饭桌上给孩子说:“你杨老师多好,不管你过去多差,多讨厌,多麻烦,都没有放弃过你。等你长大成人后,我不管你怎么想,反正,我跟你妈妈要跟杨老师保持联系,要成为好朋友”。没有想到,孩子立刻纠正我:“也要跟陈老师、常老师保持联系,他们都很好(励志电影 www.lzdaxue.com)孩子说的对,老师们真的很好,他们几乎每天都跟我或者孩子的妈妈发短信,不是群发的那种,提醒作业,表扬他的一点点进步,孩子终于懂得感受了。都说十三四的孩子叛逆,欣慰的是这个时候的我的孩子内心已经知道感恩了。
  
  谁说我的教育没有收获,这可能也算是一种收获吧!
  
  最后,我还要跟各位朋友分享几个我的观点:
  
  一、接受我们的孩子的现在和将来,无论什么样的现在和将来,但你总要按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
  
  不是优秀的父母就一定有优秀的孩子,就像平常的父母也一样可能有与众不同的孩子,要不这个人类社会也太不公平,这个社会的结构也太稳定;不是所有的好习惯都是父母给的,要不为什么同一对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有天壤之别,也不是所有的坏毛病都是因为父母教育不当,我的经历就是一个例证。老天爷给了你什么你就只能有什么,抱怨一生,你就痛苦一生。有遗传就会有变异,一切可能的现在都在上帝能够忍受的正常的范围内,我们只有接受,但,既然这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只能最爱她(他),给他你能够给他的最好的教育。
  
  二、也许可能是一种幸福,别相互折磨成痛苦。
  
  也许有这样两种情况都可能是幸福:如果你的孩子聪明、漂亮,有好习惯、善于自我控制,学习从不让你操心,老师夸你教子有方,你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你的确很幸福;但也可能有另外的情况,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我的同伴只能在本村读初中,全村只有我一人考到县里的中学,我的父亲骄傲死了,可是,只有我的妈妈感觉到了她可能的不幸福,当我每周背上煎饼要离开家的时候,她都那样的不舍,抚着我的背说,孩子你学习好,有出息,将来可是要在天边工作,妈见你的时候就少了。妈妈的这句话不幸一言成谶,妈妈去世的时候,我们没有在她的身边。这不是诅咒,这是一种可能。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这么优秀,你要教育,你反复教育,你要耳鬓厮磨,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说的话多,我以为所有的天伦就在于在一起,这不是幸福么?孩子成人之后,彼此亲近的机会就少了,在他未成年的时候,比对别人多一点时间跟孩子在一起,也许就是幸福,千万别像我先前那样,让呵斥、和哭泣成为主流声音,把可能的幸福,变成彼此的折磨。世界上只有最亲近的人,能给最亲近的人伤害,而且长久。
  
  三、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我说的是各个方面;孩子做不到有时候不是态度,是能力。
  
  没有谁因为孩子身高比不上别人,天天打孩子,没有谁因为孩子跑不过刘翔,天天骂孩子,因为外表的差异看得见,我们承认,升学率也没与这些,学校不因为这个而歧视,但偏偏因为学习你咽不下这口气,你不肯放过你的孩子,你又何苦呢?看不见的差异也是存在的,要不我们怎么没成了爱因斯坦呢?为孩子的未来努力是应该的,别为孩子的未来太担心,大树可以参天,小草也能成绿。为什么会丢三落四?为什么这样磨蹭?为什么就是记不住?说了千万遍,打了好几场,他还是他,怎么就是不听呢?家长朋友们,很可能不是因为态度,就像学不会、长不高、跑不快一样他做不到,我们只有帮助他进行时间管理,和他一起进行学习生活规划,用表格、用小结帮他,而没有办法怪他。
  
  四、问题不要定性,解决事情;道理不要多讲,孩子需要具体帮助;不用空谈方法,一切技巧都在于做一个个具体的事情,做具体的题目的过程和积累中。
  
  这一点,之前我似乎已经说透。其实大家都知道孩子已经知道太多,并不是他不认可这些道理,只是他做不到,道理已经没有震撼和说服,只能转化为反感。其实他们需要具体的帮助,就像我前边做的那样。
  
  我特别想说一句,孩子们报的辅导班,有没有效,是不是要想想?我是觉得如果他在学校听不进去,他能在外边听进去么?而且,一周一次,间隔太长,内容自成体系,跟学校老师的内容不一致,得不到巩固,不如把每天的作业处理好,这跟老师的教学同步,而且互为巩固,一个大学生就可能做到。
  
  当然,没有任何一个方法适应所有的孩子,我的方法也是一样,况且,我也离成功远着呢?
  
  五、教育立竿见影是神话,我宁愿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我做好了进展缓慢的准备,做好了刚见好转就有反复的准备,做好了一直不见效的准备。没有办法,就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
  
  当父亲越久,当老师越久,越觉得教育我几乎没有入门,这根本就不是谦虚,真是这样。要不你说说哪一种教育是成功的,要不为什么经常有那种教育方式忽然大热,我们还没有学会,它就销声匿迹了呢?
  
  尽管我准备好了坚持,但我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见效,也许我努力的时候见不到效,也许某一时刻我没有准备的时候孩子忽然成长,既是他成长了,我也不能贪天之功,感觉是自己的成功,影响生命的因素有多少,谁能说得清?
  
  但,我要坚持。就像人的身高一样发育有早晚,说不定智商、情商也如此,我宁愿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对老人,我们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那是遗憾。
  
  对孩子,如果我轻言放弃,那么万一将来孩子的人生不如意,我会内疚和后悔,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我没有帮助他。
  
  教之道,贵以专。既做了人家的父亲,只有执着的对孩子,别无选择。
  
  原文地址:http://www.banzhuren.cn/jiazhanghui/1688.html

施瓦辛格在清华大学的演讲:为梦想执着

  
  让我告诉你们,我年轻的朋友们,坚持你们的梦想。无论如何,坚持你们的梦想。不要放弃,即便遭遇打击和挫折。
  
  很高兴来到这所大学。这真是一个特别的地方。我刚才到处看了一下,这是一个很棒、很棒的地方。祝贺你们能到这么好的大学学习。
  
  上一次我来中国是五年前,当时是来宣传我的电影。他们在这里举办了一个电影节,名叫“阿诺德·施瓦辛格电影节”。我记得他们在一周时间内放映了我所有的电影——要知道,这是很难得的——他们还通过电视台播放了这些影片。但是我们当时来这里还有另一项任务,就是宣传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它专为帮助智障人士而设立。所以上一次我来是有两个目的。
  
  但是这一次我的身份是加利福尼亚州州长,代表加利福尼亚人民。我们来了一个贸易代表团,看看怎样才能扩大与贵国的商业合作,并且相互帮助,因为加利福尼亚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州,中国是一个飞速发展的国家,我们在很多方面都能相互合作。
  
  但是,我不想错过今天来这里与年轻人交谈的机会。其实,你们是中国最优秀的青年。所以能来到清华大学是我的荣幸,我很荣幸能受到邀请。
  
  我阅读了一些关于清华历史的资料,了解到其实这所学校最初是为了培养学生去美国的大学深造而设立。我还知道,自从“9·11”事件以来,去美国大学留学的难度越来越高,因为现在你们需要填写一大堆资料,要得到签证,这非常复杂,你们必须等待比以前长得多的时间才能成行。但是听我说,情况已经有所好转。我听说限制已经有所缓和,得到签证的难度降低了。我年轻的中国朋友,我想告诉你们,即便你们未曾受到任何美国人的邀请,现在我就以私人身份邀请你们。我想热情邀请你们所有人前去美国,特别是去加利福尼亚,因为那是时尚之都。加利福尼亚是最好的地方。
  
  请前去访问,我们会欢迎你们。我邀请你们所有人去旅游,去见见美国人民,去我们的大学深造,希望有一天你们会去那里做生意,或者可能是定居。不论你是什么目标,我们都永远欢迎。毕竟,我们不要忘记,美国是充满机遇的国度。不论是对于我这样的奥地利人,还是中国人,都是如此。记住这一点。
  
  据我所知,本世纪以来,中国也在不断孕育着机会,日新月异。你们是这所伟大的学校的学生,也是崛起的中国的公民,我相信你们在中国也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今天,我想与你们聊聊梦想,对于你们未来的梦想,对于这个国家梦想。我想与你们聊聊梦想,因为我似乎是一个梦想专家,我实现了自己的许多梦想。所以让我向你们讲述我的故事,讲述我如何开始我的职业生涯。我认为这个故事与你们,也与中国有些许关联。
  
  一开始我是个举重运动员。我一直喜欢举重和健美。当我第一次抓起杠铃,稳稳握住,并高举过头顶,我就一直享受这份愉悦,我知道这就是我要做的事情;我喜爱举重,这将是我要做的事情。我要从事举重和健美运动。
  
  我记得自己的第一次真正的训练。我老家在澳大利亚,离我们村庄八英里远的地方有一座体育馆,我骑车过去。在那里训练了半个小时,因为他们说半小时后你要停下来休息,否则身体会酸痛。但是半小时后我看着自己的身体,什么事也没有。我说:“我还是再练半小时吧。”所以我举了更多。我的力量没有增强,我没有发现肌肉隆起,或者类似的事情。于是我又练了半小时,之后又是半小时,再之后又是半小时,共计两个半小时。
  
  两个半小时之后,我离开了体育馆,骑车回家。虽然他们告诉我不应该练那么久,否则身体会酸痛。骑了一英里之后,我感觉身体发麻,再也握不住自行车把手,摔了下来掉进路边的沟里。爬起来后我试图再骑。骑了几码之后我又摔下了车。我又试了三四次,但就是没法骑车,因为我的身体已经麻木了,我的腿像面条一样打颤。
  
  第二天早晨起床后,我浑身酸痛,甚至没法举起手臂梳头。我不得不让我妈妈帮我梳头,你们知道那有多么尴尬。但你们知道吗?我学到了非常重要的一课,那就是痛苦意味着进步。痛苦就是进步。每一次训练之后我的肌肉都酸痛不已,但我知道那是它们在生长,变得更加强壮。
  
  我认为这是现实生活的宝贵经验。在坚持两三年艰苦训练之后,我的形体和力量都发生了改变。我从中学到了一些东西,那就是:既然我可以改变我的形体,既然我可以改变我身体的力量,那么我也可以改变其它任何事情。我可以改变我的习惯,我可以改变我的智力,我可以改变我的态度、我的思想、我的未来和我的人生。(励志电影 www.lzdaxue.com)这正是我已经做过的事情。我觉得这个经验也适用于其他人,适用于各个国家。你们可以改变,中国可以改变,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改变。
  
  当然,我必须告诉你们,我的父母起初完全无法理解我的梦想。他们总是困惑,他们说:“你在干什么?你打算什么时候找一份工作,一份真正的工作?你打算什么时候挣钱?”我听到的都是这样的问题。他们还说:“我希望我们没有养一个乞丐,一个不会挣钱,只想住在体育馆里成天想着自己形体的人。”好吧,我忍受了所有这些消极的想法。这些想法和问题越消极,我就变得越积极,我的内心就变得越强大。
  
  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我觉得你们中有一部分人的家人可能会有同样的想法。他们可能不相信你们的梦想。但是让我告诉你们,我年轻的朋友们,坚持你们的梦想。无论如何,坚持你们的梦想。不要放弃,即便遭遇打击和挫折。坚持你们的梦想。
  
  我记得我第一次去美国,去参加世界健美锦标赛,我输了。我只得了第二名,我崩溃了。我感觉像是个失败者,彻头彻尾的失败者。而且,我还哭了,因为我觉得我辜负了我的朋友们,还有我自己。但是第二天,我就重整旗鼓,对自己说:“我要吸取这个教训。我要留在美国。我不回欧洲了。我要留在美国,和那些冠军一起训练,以美国的方式训练。我要吃美国的食物,使用美国的运动器械和原理。”一年以后,在美国,我成为了世界健美冠军。所以,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课。
  
  从那时起,我一步一个脚印。我的职业生涯开始腾飞,所有我想做的事都如愿以偿。先是成为了世界健美冠军,后来变成了电影明星,出演的都是伟大的影片,《蛮王柯南》系列和《终结者》系列,还有其他的。之后,我成为了加利福尼亚州的州长。这一切的发生都是因为我的梦想,即使其他人告诉我那些梦想不切实际,太过疯狂,我依然坚持不懈。
  
  不论我做什么,即便是健身,总有人会说我不可能成功。后来拍电影,在好莱坞他们也说我不会成功。他们说:“你不可能成功的。你有德国口音,在好莱坞从来没有带德国口音的人成功过。是的,你或许能演一些纳粹之类的角色,但是因为你有口音,你不可能成为一线巨星。还有你的身体,你的肌肉过于发达了。20年前他们拍过赫拉克勒斯的电影,但是现在过时了。现在是伍迪·艾伦的时代。伍迪·艾伦很红,他的身材很红。”都是一些这样的信息。“还有阿尔·帕西诺,瘦得皮包骨头,他也很红。但是你不行,太壮硕了。别想了,你不会成功的。回去健身吧。”
  
  好了,其他的就不提了。《终结者3》上映后,我成了好莱坞片酬最高的影星。听我说,故事还没完。即使当我竞选州长时,人们也说:“阿诺德,你不会成功的。你不会成为加利福尼亚州州长的。你对政府了解多少呢?”好吧,事实是,我对于政府的了解和其他加州人民一样,那就是政府遥不可及,高高在上,这亟待改变。所以我没有在乎那些人的话。我继续竞选,我坚持自己的梦想,其他的也不提了。我成功当选。
  
  那些梦想一直是我前行的动力。健美给了我信心,电影给了我金钱,为人民服务和州长的工作给了我比实现自我更大的目标。以上就是我的梦想,我的早年生活,还有我的梦想如何帮助我取得成功。
  
  当然,人不应吝啬梦想。所以我不仅有自己的梦想,也有对你们,对中国的梦想。让我慢慢道来。中国的经济已经变成了人类进步的引擎,使数百万人摆脱了贫困。对于中国和全世界而言,这是道德和经济的双重成功。我经常读到新闻,说在接下来的五十年,中国可能会成为世界最大的经济体。我认为这很好。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美国会变得贫穷;只是意味着中国会变得富裕,美国也会从中国的发展中获益,一如二战后美国从西欧的崛起中获益。
  
  我可以告诉你们,在过去的两百年里,美国的能量和力量源泉是什么,或许中国可以从中学到一些东西。美国信奉个人能力,以及个人所能取得的成就,不论其肤色、宗教、种族背景如何。
  
  让我向你们介绍另一个人,肯·贝林,他是一个加州的商人,身价百万。他也找到了自己的热情所在,向全世界(包括中国)的贫困残疾人赠送轮椅。他说他遇见过一些人,多年来受困于没有窗子的房间,成天躺在床上盯着天花板,从来没有见过外面的世界,除非有人愿意背起他们,带他们出去。他说难怪这么多残疾人都梦想变成一只小鸟。贝林先生说我们很多人认为轮椅是一种禁锢,但是对于数百万残疾人而言,它不是禁锢,而是自由,行动和上学的自由,投票的自由,求职的自由,展望未来的自由。他已经为全世界40万人带去了自由和轮椅。这就是个人的力量。
  
  我的岳母,尤妮斯·肯尼迪·施莱佛——我总是喜欢提到她,因为她的善良——例如,她创办了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专为智障人士设立。当然,设立之初专家们告诉她:“不行,你不能把智障人士带出精神病院去参加体育活动。他们会在游泳池里溺水,他们会自相残杀,互相伤害。不要这样做。”但是尤妮斯·肯尼迪·施莱佛有梦想,有激情。今天全世界有几百万人在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比拼,包括中国。这就是我五年前来这里的原因。五年前,一共有50万人参加了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50万人得到了一个参加体育比赛的机会,得到了医疗保健的机会,得到了被平等对待的机会,还有尊敬和宽容。这就是个人的力量。尤妮斯·肯尼迪·施莱佛是又一个例子。
  
  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你们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力量。所以,当你们的学识不断丰富,当你们变得更聪明,更富有,请想一想,有数百万人需要你们的帮助。现在,你们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能做什么?让我告诉你们。即便你们可能没有钱,甚至一无所有,你们依然可以走出去,教一个孩子学会阅读。你们可以走出去帮助残疾人,抱起他们,走到户外,让他们看看外面的世界。你们可以做太多不同的事情。你们可以带智障人士去看一场足球赛。个人可以通过做各种各样的事,来伸出援手,帮助他人。
  
  设想一下,如果全中国13亿人民都能放飞各自的梦想,将会取得多大的成就。设想一下美妙的前景。你们每一个人都有改变的力量,都有梦想的力量,这些力量是无穷的。你们朝气蓬勃,你们学识丰富,你们是中国培养的精英。我年轻的朋友们,我相信你们的梦想。我相信你们可以梦想成真,我相信你们可以做出改变,巨大的改变。你们要做的只是为之奉献,你们要做的就是把梦想付诸行动并全心投入,对自己说:“让我们放手去做。”

  在醒着的时间里,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事
  
  ——哈佛校长Drew Gilpin Faust给2008年本科毕业生的演讲
  
  记住我们对你们寄予的厚望,就算你们觉得它们不可能实现,也要记住,它们至关重要,是你们人生的北极星,会指引你们到达对自己和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你们生活的意义要由你们自己创造。
  
  这所备受尊崇的学校历来好学求知,所以你们期待我的演讲能传授永恒的智慧。我站在这个讲坛上,穿得像个清教徒牧师——这身打扮也许会把很多我的前任吓坏,还可能会让其中一些人重新投身于消灭女巫的事业中去,让英克利斯和考特恩父子出现在如今的“泡沫派对”上。但现在,我在台上,你们在底下,这是一个属于真理、追求真理的时刻。
  
  你们已经求学四年,而我当校长还不到一年;你们认识三任校长,我只认识一个班的大四学生。所以,智慧从何谈起呢?也许你们才是应该传授智慧的人。或许我们可以互换一下角色,用哈佛法学院教授们随机点名提问的方式,让我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里回答你们的问题。
  
  让我们把这个毕业典礼想象成一个问答式环节,你们是提问者。“福斯特校长,生活的意义是什么?我们在哈佛苦读四年是为了什么?福斯特校长,从你四十年前大学毕业到现在,你肯定学到了不少东西吧?”
  
  可以这么说,在过去的一年里,你们一直在提出问题让我回答,只不过你们把提问范围限定得比较小。我也一直在思考应该怎样回答,还有你们提问的动机,这是我更感兴趣的。
  
  其实,从我与校委会见面时起,就一直被问到这些问题,当时是2007年冬天,我的任命才宣布不久。此后日渐频繁,我在柯克兰楼吃午饭,我在莱弗里特楼吃晚饭,在我专门会见学生的工作时段,甚至我在国外遇见毕业生的时候,都会被问到这些问题。你们问我的第一件事不是问课程,不是教师辅导,不是教师的联系方式,也不是学生学习生活的空间。实际上,甚至不是酒精限制政策。你们反复问我的是:“为什么我们很多人都去了华尔街?为什么我们哈佛毕业生中,有那么多人进入金融、咨询行业和投资银行?”
  
  要思考并回答这个问题,有很多方式。比如威利-萨顿式的。当他被问及为什么要抢银行时,他回答:“因为那儿有钱。”你们中很多人都在经济学课上见过克劳迪娅-戈尔丁和拉里-卡茨两位教授,根据他们从70年代以来对学生择业的研究,得出的结论大同小异。他们发现,值得注意的是,虽然金融行业有极高的金钱回报,还是有很多学生选择了其它工作。
  
  确实如此,你们中有37个人已经和“为美国而教”签约;有一个会去跳探戈,去阿根廷研究舞蹈疗法;还有一个将投身于肯尼亚的农业发展;一个拿了数学荣誉学位的人要去研究诗歌;另一个要去美国空军受训当飞行员;还有一个要与乳癌作斗争。你们中有很多人会去读法律、医学、或其他研究生。但是,绝大多数人选择了金融和咨询,这与戈尔丁和卡茨的调查结果不谋而合。《克里姆森报》对去年的毕业班作了调查,结果表明,参加工作的人中,58%的男生和43%的女生做出了上述选择。虽然今年经济不景气,这个数字还是达到了39%。
  
  高额的薪水、几乎难以拒绝的招聘方、能与朋友一起在纽约工作、享受生活,以及有趣的工作——有很多种理由可以解释这些选择。你们中的一些人本来就决定过这样子的生活,至少在一两年之内是这样。另一些人则认为先要利己才能利人。但是,你们还是问我,为什么要走这条路。
  
  在某种程度上,我觉得自己更关心的是你们为什么问这些问题,而不是给出答案。如果戈尔丁和卡茨教授的结论是正确的;如果金融行业的确就是“理性的选择”,那么你们为什么还是不停地问我这个问题呢?为什么这个看似理性的选择,会让你们许多人觉得难以理解、不尽合理,甚至在某种意义上是出于被迫或必须,而非自愿呢?为什么这个问题会困扰你们这么多人呢?
  
  我认为,你们问我的其实是生活的意义,只不过你们提出的问题是经过伪装的——提问角度是高级职业选择中可观察、可度量的现象,而不是抽象的、难以理解的、令人尴尬的形而上学范畴。“生活的意义”——是个大大的问题——又是老生常谈——把它看成蒙提派森的某部电影的讽刺标题或者某一集《辛普森一家》的主题就容易回答,但是当作蕴含严肃意义的话题就把问题复杂化了。
  
  但是,暂时抛开我们哈佛人自以为是的圆滑、沉着和无懈可击,试着探寻一下你们问题的答案。
  
  我认为,你们之所以担心,是因为你们不想自己的生活只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而且还要有意义。但你们又不知道如何协调这两个目标。你们不知道在一家有着金字招牌的公司里干着一份起薪丰厚的工作,加上可以预见的未来的财富,是否能满足你们的内心。
  
  你们为什么担心?这多少是我们学校的错。从一进校门,我们就告诉你们,你们会成为对未来负责的领袖,你们是最优秀、最聪明的是我们的依靠,你们会改变整个世界。我们对你们寄予厚望,反而成了你们的负担。其实,你们已经取得了非凡的成绩:你们参与各种课外活动,表现出服务精神;你们大力提倡可持续发展,透露出你们对这个星球未来的关注;你们积极参与今年的总统竞选,为美国政治注入了新的活力。
  
  而现在,你们中有许多人不知道如何把以上这些成绩与择业结合起来。是否一定要在有利益的工作和有意义的工作之间做出抉择?如果必须选择,你们会选哪个?有没有可能两者兼得呢?
  
  你们问我和问自己的是一些最根本的问题:关于价值、关于试图调和有潜在冲突的东西、关于对鱼与熊掌不可兼得的认识。你们正处在一个转变的时刻,需要做出抉择。只能选一个选项——工作、职业、读研——都意味着要放弃其他选项。每一个决定都意味着有得有失——一扇门打开了,另一扇却关上了。你们问我的问题差不多就是这样——关于舍弃的人生道路。
  
  金融业、华尔街和“招聘”已经变成了这个两难困境的标志,代表着一系列问题,其意义要远比选择一条职业道路宽广和深刻。某种意义上,这些是你们所有人早晚都会遇到的问题——当你从医学院毕业并选择专业方向——是选全科家庭医生还是选皮肤科医生;当你获得法学学位之后,要选择是去一家公司工作,还是做公共辩护律师;当你在“为美国而教”进修两年以后,要决定是否继续从事教育。你们担心,是因为你们既想活得有意义,又想活得成功;你们清楚,你们所受的教育是让你们不仅为自己,为自己的舒适和满足,更要为你们身边的世界创造价值。(励志演讲 www.lzdaxue.com)而现在,你们必须想出一个方法,去实现这一目标。
  
  我认为,你们之所以担心,还有另一个原因——和第一个原因有关,但又不完全相同。那就是,你们想过得幸福。你们趋之若鹜地选修“积极心理学”——心理学1504——和“幸福的科学”,想找到秘诀。但我们怎样才能找到幸福呢?我可以给出一个鼓舞人心的答案:长大。调查表明,年长的人——比如我这个岁数的人——幸福感比年轻人更强。不过,你们可能不愿意等待。
  
  我听过你们谈论面临的种种选择,所以我知道你们对成功和幸福的关系感到烦恼——或者更准确地说,如何定义成功,才能使之产生并包含真正的幸福,而不只是金钱和名望。你们担心经济回报最多的选择,可能不是最有意义或最令人满意的。但你们想知道自己到底应该怎样生存,不论是作为艺术家、演员、公务员还是高中老师?你们要怎样找到一条通向新闻业的道路?在不知道多少年之后,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和论文,你们会找到英语教授的工作吗?
  
  答案是:只有试过了才知道。但是,不论是绘画、生物还是金融,如果你不去尝试做你喜欢的事;如果你不去追求你认为最有意义的东西,你会后悔的。人生之路很长,总有时间去实施备选方案,但不要一开始就退而求其次。
  
  我将其称为择业停车位理论,几十年来一直在与同学们分享。不要因为觉得肯定没有停车位了,就把车停在距离目的地20个街区远的地方。直接去你想去的地方,如果车位已满,再绕回来。
  
  你们可能喜欢投行、金融或咨询,它可能就是你的最佳选择。也许你们和我在柯克兰楼吃午饭时遇到的那个大四学生一样,她刚从西海岸一家知名咨询公司面试回来。她问:“我为什么要做这行?我讨厌坐飞机,我不喜欢住酒店,我不会喜欢这个工作的。”
  
  那就找个你喜欢的工作。要是你在醒着的时间里超过一半都在做你不喜欢的事情,你是很难感到幸福的。
  
  但是,最最重要的是,你们问问题,既是在问我,更是在问你们自己。你们在选择道路,同时又质疑自己的选择。你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只是不知确定自己所选的路对不对。这是最好的消息。这也是,我希望,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错。
  
  关注你的生活,对其进行反思,思考怎样才能好好地生活,想想怎样对社会有用:这些也许就是人文教育传授给你们的最宝贵的东西。
  
  人文教育要求你们自觉地生活,赋予你寻找和定义所做之事的内在意义的能力。它使你学会自我分析和评判,让你从容把握自己的生活,并掌控其发展路径。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人文”才是名副其实的liberare ——自由。
  
  它们赋予你开展行动、发现事物意义和作出选择的能力。通向有意义、幸福生活的必由之路是让自己为之努力奋斗。不要停歇。随时准备着改变方向。记住我们对你们寄予的厚望,就算你们觉得它们不可能实现,也要记住,它们至关重要,是你们人生的北极星,会指引你们到达对自己和世界都有意义的彼岸。你们生活的意义要由你们自己创造。
  
  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你们会变成什么样子。一定要经常回来,告诉我们过得如何。

  1. 哈佛大学经典语录
  2. 朱棣文哈佛演讲:生命太短暂,不能空手过
  3. 哈佛大学的二十条励志名句
  4. 哈佛大学励志名言
  5. 哈佛女校长毕业典礼励志讲话:职业选择与幸福寻找
  6. 王安忆复旦研究生院毕业典礼致词
  7. 甲骨文CEO在耶鲁大学2000届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8. 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密歇根大学毕业典礼演讲
  9. 美国十大毕业典礼励志演讲
  10. 记忆——华科校长李培根在2010届毕业典礼上的致辞
  11. 牵挂 ——华科校长李培根在09毕业典礼上的演讲稿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励志大学将对私自转载者追究法律责任www.lzdaxue.com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文标题: 励志演讲:孩子,我宁愿相信你大器晚成
本文地址: http://www.lzdaxue.com/lizhiyanjiang/21442.html

励志演讲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