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 励志文章 > 人生感悟 > 因为爱上你,也就爱上了你的亲人
11
05

因为爱上你,也就爱上了你的亲人

  因为爱上你,也就爱上了你的亲人

  文/崔修建

  与他恋爱那年,她29岁了。对他,说不上多么爱,倒有一种抓住了爱情尾巴的庆幸。尽管他的年龄也不小了,但他是公务员,家境也较优越,能够在众多相亲对象中,选中她,还是让她心生了感动。两人在一起时,她大多宽容地顺着他的意见,爱得有些卑微。

  要过春节了,她带他回乡下的老家,希望见过母亲,他们就开始谈婚论嫁。

  父亲已去逝多年,母亲一直跟着当农民的哥哥住在一起。前年,母亲生了一场大病,脑子似乎受了很大损害,变得思维紊乱,说话经常颠三倒四,偏偏又特别喜欢与人絮絮叨叨的,有时遇见一个不大熟悉的人,也会饶有兴致地说上大半天,任谁拦阻也没有用。当然,她所说的,无非都是一些陈芝麻烂谷子,没什么新鲜的话题。时间一久,她这个当女儿的都有些受不了了,觉得母亲很像一个现代的“祥林嫂”了,她对此却无计可施。

  一路上,她都在提醒他,母亲可能是那场病留下了爱罗嗦的后遗症,不管母亲说了什么,都请他不必太在意,母亲有些废话,他可以左耳朵进右耳朵出。

  见到他,母亲似乎很兴奋,拉着他的手,絮絮地说个不停,一会儿讲她小时候身体怎么不好,父母怎么揪心,一会儿又讲怎么好容易养活了她,又怎么担心她倔强的个性,在外面会受人欺负……他开始还有些耐心,慢慢地脸上便有了明显的不耐烦,可母亲好像根本没看见,依旧只管自己畅快地说着。

  趁着母亲去卫生间,她陪着笑脸央求他:“就算是为了我,请你辛苦一点儿,再忍受一下吧。”

  他悻悻地:“她其实并不算老啊,怎么会这样罗嗦?”

  她又耐心地解释:“她原来不这样的,都是那场病害的。”

  他不无抱怨地:“若是我母亲是这个样子,我早就烦了。”

  她轻轻地拍拍他的肩膀:“谢谢你,再忍受两天,我们就回去了。”

  然而,他最终还是没能忍住,第三天,当母亲刚一开口,他便大嗓门喊道:“您不累吗?反反复复地说那些老话,有什么用啊?”

  母亲骇然,愣愣地看了看他,转身去了另一个屋。

  她从厨房里出来,轻轻地嗔怪了他一句,他立刻大声挑剔道:“我想看个电视节目,你老娘也干涉,听她那么罗嗦,心里真是犯堵。”

  “你若是嫌弃了,就回去吧。”她有点儿怨愤地说了一句。

  “走就走,我可受不了了。”他真的拿起背包就往外走。

  她忙伸手拦阻,他却对她含在眼里的泪珠视而不见,一甩手,大步出了村子,搭了公交车,自己一个人回了省城。

  自然地,他们的爱情也结束了。母亲面带愧色地问她:“是不是在心里埋怨妈妈,坏了你们的姻缘?”

  她马上摇头:“我倒是应该谢谢妈妈,让我更深刻地认识了他。”

  后来,她又遇见了宇凡,一位工程大学的老师,机械工程专业的博士,两人一见钟情,很快便坠入了爱河。得知宇凡在上大学以前一直生活在北京,他的父母都是事业有成的知识分子,她心里有些自卑地告诉他,自己的母亲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农民,这几年糊涂得都有些惹人烦了,见到谁都要絮絮地说个没完没了。他笑着说:“那是老人寂寞了,有时间就回去多陪她吧。”

  “可是,她说得都是一些老话、废话,翻来覆去的,没什么新鲜的。”这些年来,她的耐心也大不如从前了。

  “老人都喜欢怀旧,你可以做一个好的倾听者啊!”对他的好脾气,她是十二分的欣赏。

  很快,她便在他的催促下,带他回老家去拜见母亲和其他亲戚。

  母亲似乎又苍老了一些,可一见到他们,母亲的眼睛里立刻闪出慈爱的亮光。母亲拉着宇凡的手,像一个认真的法官,事无巨细地盘问有关他和他的家庭的情况,他始终微笑着一一细细地解答,像一个优秀的小学生。连在厨房中忙碌的她,都感到母亲有些过分了,进屋来嗔怪母亲问得太多了,宇凡却推她出去,说他愿意跟母亲多说说心里话。

  当然,母亲还是更愿意将记忆里的那些陈旧往事,一一地讲给他,而他坐在母亲的对面,饶有兴致地倾听母亲有些条理不清的讲述,陪着母亲激动,赞同母亲的感慨,偶尔还追问一两句,让母亲兴奋地把很多事情的细节一再重复。

  母亲说累了,宇凡就笑着安慰她:“我们明天继续聊,我请了一周的假呢。”

  她有些不解地问宇凡:“你真的不嫌烦啊?”

  他一脸真诚地:“怎么会呢?你没有看到母亲开心的样子吗?我们回来干什么?不就是让亲人们高兴吗?”

  她妩媚地一笑:“你真是一个优秀的女婿。”

  “这样的评语,是要母亲来说的,不过,我会向这个目标努力的。”

  宇凡不仅跟母亲谈笑风生,一天天的,自自然然,没有丝毫的做作。他居然与整天闷头干农活的哥哥和嫂子也聊得很投机,每一次,都是他似乎很随意地就找到了合适的话题,还有他那一览无余的真诚,都让彼此的谈话自然如风。甚至,他同前来串门的亲戚和邻居,也能亲亲热热地聊起来。大家都说,他这个博士一点儿不摆架子,跟他在一起感觉亲切。

  晚上,与母亲睡在一起,她故意逗母亲:“宇凡太会讨人喜欢了,有点儿虚头八脑了。”

  母亲佯装生气道:“胡说,他的眼睛把什么都告诉我了,他是真心地爱你。”

  “那他不喜欢您和我们的家人?”其实,她早已心知肚明。

  “我女儿的眼光,还会错了?”母亲满脸的骄傲。

  回城的路上,她心存欢喜地问他:“怎么会与她的亲人相处得那么高兴?”

  “因为爱上了你,就爱上了你的亲人。”他笑得那么阳光,像一个天真无邪的大男孩。

  只此简单的一语,她的心便又多了一缕温暖,原来,至真至深的爱,不只是爱恋人,还要连同恋人的亲人和朋友,能够把恋人的亲人和朋友当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来爱,一定是发自内心的炽爱。(感悟人生)

  1. 感悟人生的经典句子
  2. 感悟人生语句
  3. 感悟人生的名言

  有多少爱你的人

  文/周礼

  有一次,“股神”沃伦·巴菲特来到一所大学演讲,刚刚结束,就有一位学生迫不急待地问:“尊敬的巴菲特先生,您认为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的成功?”这位学生猜想,巴菲特一定会回答,是辉煌的事业。但出乎意料的是,巴菲特的回答完全跟事业和财富没有关系,他微笑着说:“很多人认为,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准就是看他旗下拥有多少上市公司,看到银行账户里拥有多少钱,而事实上,当你们到了我这个年纪时,就会发现,衡量自己成功的标准,不是看账户里的数字,而是看有多少人在真正关心你、爱你。”

  还有一次,一位中国记者问巴菲特:“你认为,财富等同于快乐和幸福吗?”巴菲特回答说:“不!不!不!财富与快乐并不成正比,只有爱与快乐才成正比。如果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爱你,那么你就是一个快乐的人,幸福的人。要是让我在200亿美元与爱我的20个人之间作一个选择,那么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爱我的那20个人。”

  原来,在巴菲特的眼里,爱胜过了世间的一切,包括《福布斯》排行榜和他一手打造的商业帝国。巴菲特的谈话不禁让我想起了那些古代帝王,虽然他们一生叱诧风云,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和地位,但他们的生活过得并不轻松,并不快乐,常常是孤家寡人一个。纵有后宫佳丽三千,但有多少人是真心诚意?纵有子嗣无数,但有多少人不是奔着皇权?纵有臣子万千,但有几个人能推心置腹?当繁华落幕,剩下的只有孤独与惆怅,身边竟没有几个真正关心自己的人。这样的人生,也许算不上成功的人生。

  然而,在今天这个市场经济时代,不少人把赚钱当作了自己人生的首要目标,认为有钱才会拥有一切。为了追求财富,有的人放下了尊严,放弃了家庭,对父母不闻不问,对他人漠不关心,甚至以身试法,不择手段,而到头来又得到了什么呢?爱是一个温暖的字眼,只有历经了岁月的洗涤和沉淀后,才会真正明白,自己到底需要什么。正如韦唯所唱:“在没有心的沙漠,在没有爱的荒原,死神也望而却步。”

  一个人成就的大小,不完全取决于金钱和事业,而在于你一生之中,善待过多少人,帮助过多少人,有多少人怀念你,有多少人感激你。对于商家而言,账本记录了收入与支出的状况,两数相减,便是盈利。而对于人生而言,账本记录了爱与被爱的状况,两数相加,就是成就。每逢夜深人静时,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爱过多少人?除父母之外,又有多少人在真正关心我们?

  尽管钱对我们的生活很重要,但它并不代表一切,我们要始终坚信,有爱才会有希望,有爱才会有未来,有爱才会有幸福。因此,我们在追求事业与财富的同时,不妨时不时地停下来,看看自己身边的人,并给予他们关心和帮助。

  1. 当我在荒废时间的时候会有多少人在拼命
  2. 毕业了,你有多少本钱?
  3. 你有多少潜能需要发掘?

  其实少关心点他人的意见,你就能活得简洁高效点的

  昨和人聊,人烦躁,对我说:“你不上班你可能不能理解,就是每天生命浪费在没有意义的事情上。”

  我答:“我明白的。就是‘不产出任何东西’。”

  人答:“对!!”

  关于浪费,我当初跟我爸聊过。我说,基本上,我写字而不上班,是因为我特珍惜时间,不想浪费了去。

  听着有些绕,重新理一理。

  我爸小时候不大管我,随我自喜,玉米棒子掰了扔。吉他横笛,围棋国象,蜡笔水彩橡皮泥,自制弓箭削竹枪,诸如此类。后来我上大学,他稍微紧张起来,因为发现我“不干正经事”.这些焦虑,直到我的收入开始让他觉得我还算安全时,才算消除。按这为例,在许多父母那里,大体上,世界上是分两种事的:

  A所谓不正经的闲事。

  B所谓仕途经济。

  如果你一直在走A的路,父母亲戚就会把你往B方向纠一纠拉一拉扯一扯,等等。用王小波的话说,“周围有种热烘烘的气氛,好像谁都在关心你”,但是呢……

  我一直这么相信:一个人是无法完全了解另一个人的。这时代,大家了解旁人,习惯是拿些物化标签往人身上一插,加上一些浮光掠影的只言片语,就大致构成印象里的一个人了。然后,就和昨天流行的“学XXX的孩纸你伤不起”一样,谁在干点啥,其实谁都不了解。最后总是归于一些表面的标签的片断的印象流东西。这挺正常,谁都没权利要求别人来彻底了解自己。本来,被误解和误读是人生最不可避免的义务之一。

  许多压力,其实来自于外界“热烘烘的气氛”.在那个你所认识的小圈子,或者,你想像出来的小圈子里,你希望自己显得强大,你希望自己受到重视,然后开始顺从外界的标准。阿甘在电影里说,人需要的钱很少,多数只拿来炫耀。这话我国也有,家财万贯,只睡六尺床,诸如此类。所以我一直觉得:

  为什么要为一些也许并不怎么了解你的人,去争一些很物化的标签贴自己身上呢?

  这事说得有点远。按香港那边某几位先生的意思:咱们这儿是希望多宣传物质化的标签,来让大家忙于仕途经济,无暇去跟上头为难。马尔库塞也说一个发达的工业社会,会制造许多产品来让人追逐。当然,这些也就是姑妄听之了。

  有些人不随大流是清高出尘,这样的人我认识,少。我自己的原因挺简单:耐心很差,尤其在办各类证来往奔波时,总恨得咬牙切齿。我对无琐碎奔波和漫长等候都没耐心。但反过来,还是那句:我和某些朋友可以把许多时间花在看闲书和打游戏上。这或者是我一直不肯上班(当然现在也没法上了)的原因。做自由撰稿人的坏处很多,不踏实,无安全感,被拖欠稿费已成习惯,写到某个境地就很难上升了。有些聪明的人去做更聪明的事了。但好处还是有的,以下:没必要把时间花在堵车、应酬、打哈哈、虚耗之上,不用从属于哪儿,而且你写出一点就是一点,一手交钱一手交货。你知道自己的时间去了哪里,可以换回多少闲暇时间,大致如此。

  “把时间花在别人身上”是个很广义的范畴,可以包括所有“我希望我在别人眼里是个什么样的形象”的尝试和努力。甚至摆出一副“我不在乎别人怎么看我”,有时也会无意间变成一种姿态。聪明人会懂得利用这一点,不那么聪明的人常会在“我是一个我自己很满意的形象”中快乐着。人是一种善于自我暗示的动物,所以类似情结必然多多少少存在,只是自知或不自知而已。说到底,我的意思也无非是:

  自己追求的东西,有多少是“希望他人知道自己拥有的以便夸示自己存在的”,有多少是“自己真正想要的”?就比如,我一个朋友说他并不喜欢孩子,爸妈也没给太大压力,但是“到这个岁数,都该要个孩子”.同样,戴什么样的手表(我妈以前不爱戴手表,后来因为被人撺掇戴了段,甚不惯),抽什么样的雪茄(我认识有人爱丹纳曼配清水结果被人嘲笑了于是改抽科伊巴而且认真的去配酒了,结果喉炎……),开什么样的车(“我其实根本不喜欢甲壳虫可是别人都说好”),看什么样的书(“我压根看不懂可是别人都说必须看”),等等等等。有许多需求并非我们需要,而是自我暗示出来的。世上并无不可不读之书,无不可不听之乐曲,无不可不看之电影,无不可不喝的酒不可不开的车不可不穿的衣不可不去的地方不可不知道的事情。本雅明说19世纪巴黎商品经济有种手法,就是“把商品诗歌梦幻化来制造一种理想的幻境”,这招宣传策略现在被时尚业和高科技电子周边玩得很花哨。当然啦你可以引马斯洛的说法人类五层心理需求,但用我外婆当年骂我舅舅的话:“活都活不开心了还要风光哪?!”

  而他人对你的了解,基本是物化的标签的片段的——说来好玩,我上学时看历史课本,还说“西方青年沉迷于物质和金钱,精神空虚”来着——太努力经营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又着实会虚耗许多时间。除了能从中博取大堆利益的聪明人,其他的许多都在为他人忙碌。

  所以,说到底,如果去掉“为他人忙碌”的虚耗时间,生活是可以大幅度简化的。把时间多留给自己真正觉得有意义的事情上好了。拿小昭唱给张无忌听的歌:“受用了一朝,一朝便宜。百岁光阴,七十者稀。急急流年,滔滔逝水。”

  1. 活得太累,只因索求太多
  2. 要想战胜命运,就要活得比自己的命还好
  3. 选一种姿态,让自己活得无可替代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励志大学将对私自转载者追究法律责任www.lzdaxue.com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文标题: 因为爱上你,也就爱上了你的亲人
本文地址: http://www.lzdaxue.com/renshengganwu/26518.html

人生感悟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