励志大学诚邀您的加盟
点击关闭
励志大学官方微信
点击关闭
最新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 范文大全 > 调研报告 > 如何城市化? - 中国发展战略思考
12
18

如何城市化? - 中国发展战略思考

吴洪森

解决三农问题只有依靠城市化,使现有九亿农民只留一亿在农村,其余八亿进城成为城市居民。为什么说解决三农问题只有依靠城市化呢?道理很简单,农产品附加值远低于工业品附加值,一个国家的大多数人口在从事农业生产,这大多数人口必穷无疑。在农产品中,种粮的附加值又是最低的,从事农业的人口中,如果又大多用来种粮,就会穷上加穷。

我们能人为提高农产品价格以增加附加值吗?不能。全世界没有哪个政府能做到。既然不能通过提高农产品价格来消除农村贫困,那么能做的就是减少农业人口。除了城市化,还有别的减少农业人口的途径吗?没有。剩下的问题就是如何实现中国城市化战略了。

中国政府98年提出西部开发战略,想走平衡发展道路。这条道路不可能走通。因为无论从人力资源、自然资源还是交通运输条件来看,西部作为内陆地区都不具备形成优势工业化的条件,不能形成具有优势的工业化,也就不能形成有高度经济效益的城市化,这样的战略必败无疑。最近又提出建设新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等于是变相人为提高农产品附加值,这战略能成功吗?

既然城市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唯一出路,既然东西部平衡发展的战略行不通,那么我们应该实行怎样的城市化战略呢?

我认为应该继续强化优化东部沿海地区,使现有已经形成比较优势的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湾地区继续发展、集中和扩大,把它们打造成超级都市圈。使这三大都市圈具有容纳10亿人口、占国民经济比重85%以上,出口贸易占95%的功能。

为什么应该选择这样的城市化战略呢?

第一,从经济自身发展的客观表现来说,这三大地区的城市化优势是自然形成的,政府应该顺势而为,没必要人为搞什么平衡发展,浪费资源。

第二,无论从国内还是国际来看,都表现出这样的规律:人口密度越高,经济效益也相应越高。以珠三角为例,该地区土地面积将近5万平方公里,人口5千万,平均每平方公里人口1千。珠三角的面积只有全国总面积的5%,可是所创造的经济效益却占全国国民经济20%的比重。

长三角平均人口密度是每平方公里1400人,其中人口密度最高的是上海浦西地区,达到每平方公里3万5千人,可是经济效益也是这地区最高。国际上同样如此,美国东部纽约城市群和西部大洛杉矶城市群的经济比重占全美经济80%,日本东京到大阪短短600公里距离,凝聚了全日本45%的人口,经济比重也占到了80%。

第三,只有沿海地区才有条件建造人口高度密集的城市群。这是由运输成本决定的。海洋运输成本只有陆路运输成本的二十分之一,正是海洋运输的兴起才带来了资本主义的发展。正是现代经济和海洋运输紧密相连这一特点,决定了内陆地区无法形成具有竞争力的工业化优势,自然也决定了西部开发必然失败。想想看,西部劳力再便宜,如果这便宜都被运输成本抵消了还有什么用?其次,城市整合和发展的规模越大,其发展红利就越大,并且就成几何倍数上升,当地级城市发展为省级城市,其发展红利是10倍,当省级城市被整合到跨省发展的超大都市圈,其发展红利就可达到100倍。因为人口密集的都市群,缩短了运输距离,加快了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除此以外的教育和文化效应都会带来成本降低、效益上升。 共2页,当前第1页12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调研报告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