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活动
您当前的位置:励志大学 > 励志文章 > 励志文章 > 无论如何,请保持冷静的头脑及向上的梦想
11
05

无论如何,请保持冷静的头脑及向上的梦想

  无论如何,请保持冷静的头脑及向上的梦想
  
  昨晚,我看了东方卫视的专题节目,《东方直播室》看到了一次关于,一位中年的,出身于农村的硕士研究生,因为找不到工作,回农村种地的事实。
  
  近日,我又读到一份媒体的调查报告:三千多名受访者中,约75%的受访者认为家庭出身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职业发展,同时,只有近三成的受访者,认可奋斗能改变人生。这也就意味着,十个人当中,只有三个人认可奋斗的意义,相信奋斗能够将他们从父辈的人生轨迹中带离,从而得到比父辈更优越的社会地位与职业发展。
  
  这是一个令人心酸的调查结果,在我们倡导,用知识与奋斗来改变命运的同时,很多人在努力过后,依然发现,现实境况是如此的难以改变、如此的无力,并且它所给予人的失望与无奈却又是如此的沉重。
  
  这种社会地位、职业发展上的“世袭”,是社会阶层固化的体现,中国当下社会阶层的分化与固化,正逐渐描绘出一幅凝滞的图景,下层社会向上层社会流通的渠道,日趋狭窄,“贫二代”实现翻身做“富一代”的梦想,变得遥不可及而又万分艰难。
  
  曾经被改变命运的不二选择——教育,它所推动社会流动的能力已陷入低潮,当社会正在对教育体制不断质疑时,大家已经逐渐发现,中国当下的教育体系,已经无法承载寒门子弟们,一跃龙门的梦想了,贫困的“世袭”已经变得颇为无奈的事情。这种“世袭”并不只是从大学毕业后,走上社会的那一刻开始的,从我们考大学、考高中,甚至是进入幼儿园的那一刻,这种“世袭”就开始如影随形。
  
  强者从一开始就占据了丰厚的资源,从而一路领先,而弱者,必须付出难以计数的努力,也许才能和先天的强者“坐下来一起喝咖啡”。
  
  记得教育学者杨东平。在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公平问题,进行调研时所得出的结论:中国国家重点大学里的农村学生比例,自1990年代就开始不断滑落。这个结论意味着,个人的出身,同受教育水平之间的联系愈发得紧密,个人命运,依靠接受教育来转变也就愈发的艰难了。
  
  这是一个越来越多的人,所能感受到的普遍现实,社会各个层面,都在呼唤教育公平,然而决心与口号都是如此明亮的时候,现实境况还是令人失望。(励志文章 www.lzdaxue.com)前些时,曾竟有人提到过的麻城课桌事件,它反映出了城乡教育之间的巨大差异,这些情况不只出现在农村,城市里的边缘群体,也在承受着教育不公平的种种。
  
  而近期,就随迁子女异地高考的条件,所引发的争论,所揭示的,正是招生中以户籍来区别对待的不平等现象。一个为城市的发展做出多年贡献的群体,他们的孩子在高考时,却因户籍、父母有无稳定工作等等原因,诸多受阻,甚至连参加高考的资格也岌岌可危,这是极其不合理的。
  
  一直以来,我们在教育公平方面,可以说是举步维艰,对于盘根错节的现状,也许会有人企盼一场轰轰烈烈、彻彻底底的变革,能一下子将一切都变得美好顺遂,这是童话。
  
  就连著名人文学者,鲁迅,周作人研究专家钱理群,在致力于基础教育的改革时,对于自己的“屡战屡败”,他也认为教育的本质是潜移默化的,教育的改革也要遵循“慢而不息”和长期奋斗的原则。促进教育公平,进而畅通和拓宽社会下层向上层流动的通道,这将是一场长期的战役,在这场战役中,最可悲的并非是这个过程,所要消耗的时长,而是在这个过程中,众多期望的打碎和梦想的泯灭。就像一开始就提到的那份数据一样,十个同行者中,只剩下为数不多的三人坚信奋斗的重要,坚信梦想还有实现的可能。
  
  其实,现实最可怕的地方,就在于梦想的打碎,如果你屈服,那你就永远只能臣服于叫做“命运”、“出身”的这些东西。很多没有从父辈那里继承到财富、地位的人们所面临的情况大多是:现实很沉重,未来很遥远。
  
  对于这些人来说,改变命运就是在负重前行,在前行的路上,梦想不应该是肩头的重量,而是助你飞翔的翅膀,它能减轻现实的疼痛感,能让你看到奋斗的意义。
  
  总之,无论如何,负重前行时,也请保持冷静的头脑以及向上的梦想。

  勤奋总与成功牵手,亲密而不可分
  
  世界上一切的成功,都将通过勤奋来实现。勤奋,代表着人们博弈人生的动力;成功,却是这种动力下产出的结果。没有勤奋,就没有成功,即便你是一个天资聪颖、淋漓尽致的人。
  
  勤奋总与成功牵手,亲密而不可分。任何成功的前提,都将源于勤奋的推动,在推向成功的过程中,无不侵染着勤奋拼搏的心血和汗滴。人们只要拥着一颗勤奋不息的心,走向人生,融入世界,坚持勤奋这个真理,燃烧起一世的生命,那么,就能成功地实现人生的价值,得到生命中成功的幸福而激扬愉悦的人生。
  
  勤奋的对立面,是懒惰。勤奋与懒惰,都是人生选择的权利,但最好与懒惰保持距离。如果一个错误的人选择了错误的懒惰,即便在懒惰中一时感受舒逸与自在,但却会在受冻挨饿的苦度煎熬中饱尝痛苦,那么,这个错误的人生,必败!试想一个懒惰而错误的人能取得成功吗?当然不行,因为上天不会错误地掉下馅饼。因此,人们在博弈的路上,只有正确的选择,选择一生勤奋不止,才能获得成功的希望,才能津津有味地品尝到成功的滋味。
  
  假若我们把成功比喻成梨子,那么,“要想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去尝一尝。”也就是说,要想品尝到成功的滋味,就得勤奋勤奋。只有奋发而勤奋,你才能拥有一个真实的自我,才可能抛弃一切的烦忧、虚伪与浮华。
  
  在生活和工作中,大部份人都是在忙碌而勤奋中度过的。蚂蚁因为勤奋,筑起了成功的巢;蜜蜂因为勤奋,酿造了鲜蜜;人类因为勤奋,就可以展翅高飞。有人曾说:我一生都在勤奋忙碌,可就是不见成功,成功是不是要认人呀,它从不光临眷顾于我?不过,我可以毋庸置疑地告诉你:你的人生已经获得成功了!因为你很珍视勤奋,至少获得了别人还未曾拥有的东西,哪怕是失败中吸取的一点点教训,都是一种成功的飞越。
  
  其实,成功于人很简单。比如你在勤奋中愉快的完成了一项工作或任务,比如你办好了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再比如你牵着妻子的手迈步登上了一座山峰,等等这些,都是你博弈在人生路上的一种成功,不过,都将归功于你的勤奋所致。
  
  因此,如果你非常热爱勤奋,那么,一切一切的成功,就是你工作和生活的天堂;倘若你很松散懒惰,那么,你的工作和生活将是阴暗的地狱。你还可能完成一项工作或任务、办好一件事情、牵着妻子的手登上山峰吗?绝对不能!因为你的松散,迷蒙了心灵,你的懒惰,丧失了智理。
  
  只有善于勤奋的人,才能离成功的距离更近。勤奋是成功的砝条,勤奋加快,成功向着你走得越快,你收获成功的几率就会越快。勤奋是一种付出,而付出中难免有艰辛,但只要肯付出,就会有收获与回报。(励志文章 www.lzdaxue.com)在很多的时候,我们感觉不到勤奋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收获与回报,但有一些收获与回报,你其实已经收入了行囊,只是你看不到、摸不着而已,比如:在勤奋中获得的知识和经验,一旦通过长期的总结和积累,都将是促进人生走向成功最有益的宝藏。事实上,一个人的勤奋,几乎于一个人的精神支柱,有了勤奋这个支柱,你就会得以充实,让生命充满激情,流放火花,你就能拥有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的基石与动力,那么,成功就会一步步向着你迈近。
  
  人们固然要在勤奋中博弈人生,但却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勤奋,是一种高尚的情操和品质。虚假的勤奋,总是在装模作样中半途而废,那是毫无意义的。勤奋中凝固着艰辛,但贵于坚持,我们要以持之以恒奋搏不息的心境去接纳。尽管你不停的勤奋,仿佛成功在眼前彰显片片的渺茫,但有时侯,我们更需要等待。因为,成功不易,需要时间,它是一个漫长而实际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会凝聚起无数次地努力与付出,甚至于失败。我们只能睿智一点,相信勤奋的缔造,相信总会有成功到来。
  
  勤奋是一种实干,在实干的背后,隐显着成功。任何一个成功人士的精彩,都是通过不厌其烦的勤奋实干换来的;任何一项发明,无不侵染勤奋实干的汗水;任何的用品和食物,都是勤奋实干的结晶。人们迈步于滚滚红尘,都想渴望成功,但只有通过不懈的努力、在实干之中博取。只有踏踏实实、兢兢业业、不息劳苦、不息奋搏的人,才能在追求成功的人生中不乏一句空话。
  
  人生路遥,艰辛世道。酸甜麻辣苦,五味刺心。
  
  只要我们滋生勤奋,不停勤奋,勇敢勤奋,无论于职业的卑微,无论于事务的渺小,无论于生活的磨砺,就能真正与成功牵手,积载起成功的动力,拥抱成功的希望与辉煌;我们如以退缩为借口,怀揣浮躁不安之心,以懒惰为舒逸,不思进取,停滞不前,那么,必将自酿苦果,以失败而告终。
  
  如若是然,当我们回首往事的时候,当我们与同龄人媲美的时候,当我们长痛而悔恨的时候,何以为人?何以面对?何以人生?又将是怎样的感受呢?

  现在问自己,你该坚持些什么?
  
  有一天上网,收到这样一份短消息,标题是:“现实中,我们该怎样权衡放弃与坚持?”
  
  正文是这样的:“老师,在我看得许多有关励志方面的书中,有些里面提到要学会坚持,而且举了很多因为坚持最后取得成功人。而在一些书中,里面也会告诉你要学会放弃,学会转身另辟蹊径,然后重新寻找适合你的道路。可在现实中,我们身处其中,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很难分辨我们到底是该继续坚持还是重新回到起点,做出新的选择。在此,还请老师帮助指点迷津。”
  
  看到这份留言,我也深有感触,毕竟这也是很多人在现实中遇到的问题。我想更详尽地把这个问题给大家谈一下。
  
  人的一生当中要面临很多选择,这并不是问题,因为在一次又一次的选择中,我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因此而变得成熟。问题是正如文中这位朋友所言,到底什么选择才是对的,什么才是错的;哪些是应该放弃的,而哪些又是应该坚持的?
  
  励志方面的书籍,大家并不陌生。他给了普通人一个伟大的梦想,并告诉你,在遇到难时,一定要坚持。同时书中还会通过一个又一个的案例告诉你:他们都是通过坚持,最终达到了成功的彼岸。
  
  现在回到现实,我们身处其中,在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到底是该坚持还是放弃?我想,这无非要回答两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我们为什么坚持?
  
  目标是支撑我们坚持下去的、源自内心的最原始的驱动力。有了目标,我们才不会茫茫大海中迷失方向。唐僧能够坚持不懈19年,行程5万余里而不放弃,是因为他心中始终有一个目标:普渡众生,把佛教发扬光大。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对于生活的激情全部来自于目标的追求:有的人是为了成就事业而坚持,在商场上忘我地打拼;也有的人是为了让女儿上学能够背上一个新书包,起早贪黑卖茶叶蛋。不管目标是什么,也不管目标的大小,但只要目标存在,就足以在很大程度上支撑我们前行。
  
  对于大多数在校学生而言,也同样要问一下自己:“我们为什么要坚持?”很多人迷茫、困惑、没有动力,到了职场上依然是这种状态,其根源便在于目标的缺失。而目标,则是支撑我们前行的最高信仰。
  
  所以,一定要想清楚自己的目标是什么。
  
  有这样一篇调查似乎也说明了什么:有一年,一群意气风发的天之骄子从美国哈佛大学毕业了,他们即将开始穿越各自的玉米地。他们的智力、学历、环境条件都相差无几。在临出校门前,哈佛对他们进行了一次关于人生目标的调查。
  
  结果是这样的:
  
  27%的人,没有目标;
  
  60%的人,目标模糊;
  
  10%的人,有清晰但比较短期的目标;
  
  3%的人,有清晰而长远的目标。
  
  以后的25年,他们穿越玉米地。25年后,哈佛再次对这群学生进行了跟踪调查。结果又是这样的:
  
  3%的人,25年间他们朝着一个方向不懈努力,几乎都成为社会各界的成功人士,其中不乏行业领袖、社会精英;
  
  10%的人,他们的短期目标不断地实现,成为各个领域中的专业人士,大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上层;
  
  60%的人,他们安稳地生活与工作,但都没有什么特别成绩,几乎都生活在社会的中下层;
  
  剩下27%的人,他们的生活没有目标,过得很不如意,并且常常在抱怨他人、抱怨社会、抱怨这个“不肯给他们机会”的世界。
  
  其实,他们之间的差别仅仅在于:25年前,他们中的一些人知道为什么要穿越玉米地,而另一些人则不清楚或不很清楚。
  
  故事到此完结,具体到底是真是假,我也不知道,因为我看到的时候就是不具名的,不知道是何人所写。不过,在这里,我们的确看到了人生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在将这个规划细细拆分,我们马上就会发现,其实我们根本没有时间停下来发呆。而对于那些还在困惑、迷茫、郁闷、无聊中虚度光阴的人来说,又何尝不是对生命的一种浪费呢?
  
  如果是我们生命中追求的东西,我们无疑要坚持。而对于那些无所谓的东西来说,过度坚持,则会更多地浪费我们的时间。所以,把精力花在你认为该做的、值得做的事情上,才更有意义。如果方向本身就是错的,一味坚持,只会把我们推向深渊。
  
  第二,我们凭什么坚持?
  
  一旦遇到困难坚持不下去,我们常常会听到来自亲朋好友的劝慰,“坚持就是胜利”、“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等等。
  
  对于坚持,我同样深信不疑。因为坚持的过程,是对我们毅力的一种考验,也是我们成功的必经历程。“磨杵成针”的典故,更是说明了这样一种道理。我们都渴望“平步青云”,但那种几率,还不如买彩票中500万更为现实。
  
  回头我们再来分析一下这个典故:“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铁杵”之所以能够磨成“针”,是因为“功夫深”。这个道理,世人皆知。但大家却往往忽略了另外一个前提,那就是“铁杵”。要想磨成针,只有“功夫深”是不够的,还需要“料”——铁杵。如果是一根木棍,到最后只能磨成一根棒槌。所以,在强调“坚持”的重要性的时候,我们还要问一句自己:“我到底是不是这块料?”如果不是这块“料”,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你到底是哪块料?如果放对了地方,木头也会有他不可替代的作用;否则,钻石也可能一文不值。
  
  那么,决定“料”的性质的因素又是什么呢?主要有两个:一是性格,二是优势。
  
  首先来看性格。
  
  美国著名人力资源顾问罗杰安德生有一个惊人的发现:98%的成功人士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从事的职业与自己的性格相适应,相反,失败者们则总是想在自己性格不适宜的领域获得成功。上帝是公平的,他对每一个人都寄予了厚望,他给了别人那样的天性,就一定会给你这样的天性,他让别人在这个领域成功,就一定会让你在那个领域获得成功。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每一种性格都有其擅长的职业,有的人擅长这一行,有的人擅长那一行。无论是哪一种性格,你都应该接受它,并按照这一性格去寻找适合的职业。然而,遗憾的是,世界上几乎有近一半的人正在从事着与自己的性格格格不入的职业。
  
  性格无好坏优劣,只有合适与否。如果找对职业,每一种性格都能成功。本人一直信奉一个观点:天下无不可用之人,关键是用在什么地方。这种用人观念,在一些优秀的外企,比如IBM,应用得非常成功,人力资源管理的效率也异常地高。而国内的企业,在这方面则连是起码的认识都不具备。他们更多地相信“磨杵成针”,相信只要坚持努力就会取得成功。由此造成本土企业效率低下、员工积极性不高,根源之一也就在这里。
  
  所以,一定要认清楚自己的性格是哪种类型。有人向我求助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时,我通常第一步就是要看看他们的性格类型。在这里给大家推荐我在第一职场论坛常用的《DISC性格测评》,一是因为这个工具比较实用,分析起来相对简单,容易掌握;二是因为大多数的世界500强都在使用这个工具进行人才测评。许多想进世界500强的朋友们,一定要想清楚应聘的职位是否与性格相吻合。这样录用的可能性也会更高一些。同时这也为大学生的自我修养提出了新的挑战:一定要认识自我,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其次看优势。
  
  盖洛普将其称为“才干”。而中国人更习惯将其称为天赋。我们常常会发现,做同样一件事,有的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轻而易举地完成,而且相当优秀;而有的人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则仍然不能达到要求。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不在于后者不努力,而在于后者的优势没有发挥出来。如果你从事的工作能够充分发挥你的天赋,那么,你极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成功率。同样,中国与此相反却非常盛行的则是“木桶理论”:更强调补短的重要性,而忘记了长处的发挥。
  
  不是说补短不重要。相比较而言,补短能够使我们达到“及格”,而发挥优势则能使我们达到“优秀”。在现实工作中,“及格”是远远不够的,这只是一个起码要求,让我们不被淘汰;而“优秀”则会为我们的事业成功贡献更多的砝码。
  
  奥托·瓦拉赫是1910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他的成才过程极富传奇色彩。在开始读中学时,父母为他选择的是一条文学之路。不料,一个学期下来,老师为他写下了这样的评语:“瓦拉赫很用功,但过分拘泥,这样的人即使有着完美的品德,也决不可能在文学上有所成就。”父母只好尊重儿子的意见,让他改学油画,可瓦拉赫既不善于构图,又不会润色,对艺术的理解力也不强,成绩在班上倒数第一。老师的评语更是令人难以接受:“你在绘画艺术上是不可造就之才。”面对如此“笨拙”的同学,大部分老师认为他成才无望。只有化学老师认为他做事一丝不苟,具备做好化学实验应有的品质,建议他试学化学。于是,瓦拉赫智慧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在同学当中,这位在文学和绘画艺术上的不可造就之才竟然成为公认的在化学方面“前程远大的高材生”。
  
  找准属于自己的道路,踏踏实实干适合自己的事,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这就是奥托·瓦拉赫给我们的启示。如果你看不到自己的优势,甚至对自己失去信心,这是你今生最大的缺憾。
  
  自尊和自信来源于对自己优势的确认,以及随之而来的对自我价值的肯定。确认自己的优势是人的“精神生长点”。你必须独具慧眼,善于发现自我,把握你的这一最重要的“精神生长点”。
  
  切记:即使是智商很低的人也有自己的天赋。在中国,有一位无师自通的指挥天才——舟舟。这位重型先天愚患者,500万分之一的发病概率,却在音乐指挥方面取得了常人难以想像的成绩,这足以说明天赋的重要性。
  
  所以,对于坚持还是放弃,我的观点是:如果你所做的事符合自己的目标,并且符合自己的性格、能够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困难对你而言只是暂时的,坚持下去,你会取得比普通人更大的成功。
  
  如果目标本身不符合自己的性格,也无法发挥自己的优势,那么,建议你放弃,重新思考自己的未来。目标、性格、优势三者吻合,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的目标,那就做你适合的,同样会获得成功。

  1. 立刻,马上,坚持,不放弃
  2. 我想告诉你坚持的秘诀
  3. 坚持的力量
  4. 坚持就是相信梦想和奇迹作
  5. 坚持,有时就意味着成绩
  6. 我们失败,只是因为我们不再坚持
  7. 羊皮卷之三:坚持不懈,直到成功
  8. 坚持就是胜利
  9. 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10. 坚持的名言
本站文章均为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励志大学将对私自转载者追究法律责任www.lzdaxue.com
  • 推荐:无论如何,你必须先赚钱
  • 推荐:无论如何,都请记得一直一直向前
  • 推荐:你必须先赚钱_无论如何你必须先赚
  •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本文标题: 无论如何,请保持冷静的头脑及向上的梦想
    本文地址: http://www.lzdaxue.com/lizhiwenzhang/18832.html

    励志文章

    倾一生之力,注一世之情。
    听一席之音,赏一瞬之魂。
    读经典之篇章,励高远之宏志。
    撰经世之子集,留百芳于后世。